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楼主: 子由

保荐制度的出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9 18: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意见:可参照香港,另个人认为不可能实行合伙制。

点评

香港的制度确实值得借鉴,在参与香港IPO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其专业能力及审慎的精神很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11-12-29 19: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22: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10#替罪羊思路,保荐人是提证监会担责任的。
今年保代考试通过率提高也是减少保代稀缺性,增加竞争,通过竞争来提高保荐质量。
上交所某高层私下也说过,未来两三年将保持每年100人以上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0 14: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好今天我和同事也聊起投行制度,一些心得供大家分享。

在2010年以前,随着投行业务在证券公司的业务比重的提升和中小上市企业的快速增加,投行出现了制度上的分化,基本分为以平安、招商为代表的团队制投行,类似于内部合伙制,以保荐人为中心形成业务小团体,收入成本独立核算,重点业务在于中小型企业,因多总部在深圳,业内戏称南派;和以中金、中信等合资投行为代表的整体作战投行,学习了现代华尔街的管理制度,注重内部控制、整体分工,高薪酬无团队分成整体分配,注重大型项目和品牌相应,应多总部在北京,业内戏称北派。

无论南派北派,保荐人都是中流抵柱,但还不是核心决策层,原因有二,一是保荐制度时间不长,保荐代表人还没有太多的时间成长到掌控大局;二是保荐人多是技术专长,而投行做到最后都是客户专长的天下。在目前近百家投行逐鹿厮杀没有形成寡头垄断的背景下,技术只能是在获取客户的前提下施展,没有客户再搞得技巧也没有用,而且目前国内投行所谓的技术都是为证监会服务,市场还不成熟。

南派投行因众多保荐人而起,亦为众多“山头”而忧,太多过于独立的团队既不利于管理也难以符合证监会不断增加的内部控制要求,削山头,限制保荐人的谈判的筹码成为南派投行老板们的选择,估计对于保荐制度的改革也应更多的是“在现有保荐制度基础上,加强公司的权利和义务,限制保荐人的话语权”
北派投行遵循公司制投行(至少自己号称是先进的投行模式,其实几十年前华尔街也是合伙制,不过因为人多了不好管,要上市,才转变为公司制),人员基本素质和资历是投行人员选择的标准,并有严格职级升降体系,banker的职级和资历相互对应。而保荐人有些依靠考试一步登天的方式,对整个职级体系都有很大破坏。估计北派管理层会建议遵循香港模式,“公司保荐,公司制定高级人员作为签字保荐人”,轻考试、重责任的改革模式。

说了一大堆背景,个人认为,短期内保荐人制度不会消除,毕竟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但是增加公司权利,加大保荐人责任估计是跑不了了,正像我同事担心的,现在出了事情只是撤销保荐人,日后要上升到刑事责任,那谁敢签字呀。不过公司如果控制不了保荐人,公司业务从何而来,收入从何而来,市场的效率也会下降。但是从长远看,以保荐人为中心的合伙制不是投行的未来,因为合伙制过于人治本身就限制了投行的规模,不符合以资本为主体的资本市场,不符合国家对投行做大做强的导向,而且证券公司也不会真把投行业务交给保荐人个人,合伙企业也不可能有承销几百亿的能力。因此个人认为从长期(5年以上)看,随着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司承担主要保荐责任,投行业务管理层承担主要公司管理责任,项目负责人承担项目个人诚信责任的可能性较大,保荐人的地位达到高峰后总是会下降的,但是到这一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家大可不必着急。

个人观点,有感而发!



评分

参与人数 7金币 +94 +38 +24 +53 +24 收起 理由
flyingnip + 15 + 15 + 15
ripplelee123 + 15 + 9 + 9 + 9 学习。
子由 + 9 + 9 + 9 + 9
chinacpazhang + 20 受教
pkjjj + 15 + 15 同学习
zguoqing + 20
于是之 + 20 + 20 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0 17: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增加承销的风险和技术要求,保荐的分量自然就少了。总体向更市场化的注册制靠拢,变目前靠监管层关系+人力+资本产生效益为靠资本+人力产生效益,那么收益在资本性收益和劳务性收益之间的比例就变了。
保荐和承销总收益中参考了国际惯例,但资本性方面风险很小,当然也分配很少,都被劳务收益占据了,所以保代显得收入很高。一旦,资本有收益的诉求,格局就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1-12-30 22: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能指望监管层放弃自己的行政权力自己走向注册制呢,好不容易找到保荐制这个能应付各方压力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保荐制以及相应的种种现象都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只有随着市场参与者力量的增强,才会逐步(慢慢地)破解,最后土崩瓦解。
题外话,郭主席干10年的话,也不一定能实现完全的注册制。
立此存照。

点评

完全同意,制度是为权贵推脱责任的,中国一个个人信用缺失的国家,保荐制度的政治作用大于其经济作用,投行已经被摧残成了签字的,和码字的两种人,行业被伤害如此。  发表于 2012-1-4 09: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05: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时半会不好废止,保荐制度是写在《证券法》的制度,要改也要先改《证券法》,这个修法的过程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4: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forest.lin 发表于 2011-12-30 14:16
正好今天我和同事也聊起投行制度,一些心得供大家分享。

在2010年以前,随着投行业务在证券公司的业务比 ...

看到现在的市场行情似乎发展的有些质量不高,PE许多企业都是漫天要价……我在想,是不是国家期望通过给保荐人压力的方式,放缓上市的脚步,等待市场好转。我估计政府又是要像调整楼市一样,限贷限购却无力改革土地市场和地方财政问题,从而采取舍本逐木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4: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forest.lin 发表于 2011-12-30 14:16
正好今天我和同事也聊起投行制度,一些心得供大家分享。

在2010年以前,随着投行业务在证券公司的业务比 ...

题外话:南派北派,似乎在很多地方都很适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4 09: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军 于 2012-1-4 09:58 编辑

制度是为权贵推脱责任的,中国一个个人信用缺失的国家,保荐制度的政治作用大于其经济作用,投行已经被摧残成了签字的,和码字的两种人,签字的不深入项目,浮躁,利益至上,码字的成了简单装配工,行业水平服务都很可悲,行业被伤害如此。
     我同意个人信用的作用,一个仅仅通过考试的人的信用值得靠谱码 ,信用是一个人无形资产(比如社会地位,人品,社会知名度)与有形资产比如经济力量的基础上建立的,法人毕竟还有资本。。。。

点评

很有见地!  发表于 2012-1-4 10:06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0 收起 理由
chinacpazhang + 20 字字如针,针针见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2-1-4 16: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大项目越来越少的今天,未来中金为首的“合资类”券商怎么选择也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4-6-24 22:50 , Processed in 0.323920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