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4112|回复: 8

[疑问求答] 请问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免税合并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0 16: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还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应税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免税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应税合并,哪些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哪些不会?大家讨论讨论把。个人认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的免税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应税合并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其他两种情况会产生递延所得税。
发表于 2011-7-20 16: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控制应税合并也是按账面价值入账的,应税和免税有什么区别啊?都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1-7-20 22: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18: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设:收购方A、被收购方B、被收购方的原股东C
免税合并:满足《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
把握一个原则:免税合并,买卖资产的计税基础不变;应税合并,买卖资产的计税基础才变

一、同一控制下合并
(一)、免税合并
1、控股合并
(1)、A取得的持有的B的长期股权投资:
账面价值=B净资产*持股比例;计税基础为被收购股权原来的计税基础;A的个别报表并不因此确认递延所得税(因为此项暂时性差异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2)、C取得的持有的A的长期股权投资:
账面价值=A净资产*持股比例;计税基础为被收购股权原来的计税基础;C的个别报表并不因此确认递延所得税(因为此项暂时性差异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3)、B公司的个体报表:
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不变,计税基础也不变;此次事项不产生递延所得税。(因为买卖的是股权,与B企业资产负债没有关系,所以他的计税基础没有变)
(4)、合并报表:按B公司账面价值进行合并,此次事项不产生递延所得税
2、吸收合并及新设合并
(1)、A取得的持有的B的资产负债:
账面价值为B以前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为B资产负债以前的计税基础;两者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其实这个递延所得税资产在以前B的报表上就已经确认了)
(二)、应税合并
1、控股合并
(1)、A取得的持有的B的长期股权投资:
账面价值=B净资产*持股比例;计税基础为被收购股权公允价值;A的个别报表并不因此确认递延所得税(因为此项暂时性差异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2)、B公司的个体报表:
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不变,计税基础也不变;此次事项不产生递延所得税
(3)、合并报表:按B公司账面价值进行合并,此次事项不产生递延所得税
2、吸收合并及新设合并
(1)、A取得的持有的B的资产负债:
账面价值为B资产负债以前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为B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两者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
二、非同一控制下合并
(一)、免税合并
1、控股合并
(1)、A取得的持有的B的长期股权投资:
账面价值=A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计税基础为被收购股权原来的计税基础;A的个别报表并不因此确认递延所得税(因为此项暂时性差异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2)、C取得的持有的A的长期股权投资:
账面价值= C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计税基础为被收购股权原来的计税基础;C的个别报表并不因此确认递延所得税(因为此项暂时性差异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3)、B公司的个体报表:
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不变,计税基础也不变;此次事项不产生递延所得税。
(4)、合并报表:按B公司资产负债公允价值进行合并,对于B公司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2、吸收合并及新设合并
(1)、A取得的持有的B的资产负债:
账面价值为B资产负债公允价值;计税基础为B资产负债以前的计税基础;两者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
(二)、应税合并
1、控股合并
(1)、A取得的持有的B的长期股权投资:
账面价值= A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计税基础为被收购股权公允价值;A的个别报表并不因此确认递延所得税(因为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一致)
(2)、B公司的个体报表:
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不变,计税基础也不变;此次事项不产生递延所得税
(3)、合并报表:按B公司公允价值进行合并,对于B公司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2、吸收合并及新设合并
(1)、A取得的持有的B的资产负债:
账面价值为B资产负债公允价值;计税基础为B资产负债公允价值;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一致,无递延所得税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10 +10 +10 收起 理由
hereandtoday + 10 + 10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18: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才总结的,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5 16: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税合并下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公允价值,而取得资产或负债的入帐价值也是其公允价值,对于二者不产生差异,不须确认递延所得税。

免税合并下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原账面价值,而取得资产或负债的入帐价值是其公允价值,对于二者的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5 23: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并报表上递延所得税对应科目不应该是商誉么,为什么是资本公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1-9-6 09: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明确下,不叫免税合并,其实是延税合并,税法称作特殊税务处理;应税合并,税法称作一般税务处理。
       因为会计和税法确定交易盈利过程是否完成的条件不完全相同,会计为同一控制或非同一控制,而税法判断条件为同一控制及非股权支付比例,所以以下两种情形会产生递延所得税:
    一、同一控制、(且)合并有对价、(且)对价中股权支付金额低于85%
           这种情形下,合并报表被合并方账面价值不变,计税基础为公允价值;
    二、非同一控制、合并支付对价中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85%
          这种情形下,合并报表被合并方账面价值按公允价值调整,计税基础为原账面价值。

点评

深刻!  发表于 2011-9-6 1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16: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搞清楚这个的关键在于区分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所考虑的边界因素不一样,有相互交叉
会计处理:
同一控制下:按照原账面价值会计核算入账,无论是母公司单体、合并口径
非同一控制下:按照公允价值会计核算入账,母公司单体按照公允价值确认长投,合并口径按照公允的资产负债会计核算
税法:满足特殊重组,延期纳税,税收基础所以也没有变
(二)股权收购,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且收购企业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
   1.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3.收购企业、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
  (三)资产收购,受让企业收购的资产不低于转让企业全部资产的75%,且受让企业在该资产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
   1.转让企业取得受让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受让企业取得转让企业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资产的情况与股权的道理一样]
  (四)企业合并,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合并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以及同一控制下且不需要支付对价的企业合并,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
   1.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合并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被合并企业合并前的相关所得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继。
   3.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
   4.被合并企业股东取得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其原持有的被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确定。
[特殊重组情况下,
如果是同一控制下,会计上的收购公司单家的会计基础=原税务基础=新税务基础,没有地延所得税;被收购主体的也是没有差异;被收购主体的原股东没有差异

如果非同一控制,会计基础会按照公允价值重新核算,因此可能会不等于原会计基础,而税收基础和原会计基础相等,因此产生差异]

一般税务重组下:税务基础按照公允价格基础核算,而在会计同一控制下,按照原账面值核算,会产生差异;在非同一,会计也反映公允价格,因此没有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行云课堂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5-8-30 21:47 , Processed in 0.199591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