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1986|回复: 6

[未过会讨论] 江西西林科是因为会后事项被否,有谁知道详情,学习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 14: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9日西林科是因为会后事项被否,有谁知道详情,学习学习,谢谢啦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1-8-2 14: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求,谁来指点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 15: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拟定于2011年7月1日上午召开2011年第42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审核西林科首发会后事项申请。此后,中国证监会又发布补充公告称,鉴于西林科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落实,延期对该公司发行申请文件进行审核。   而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15日,西林科就已顺利过会。但自3月份开始,对于西林科的种种质疑却接踵而至。
  “市场对公司主营业务行业前景存在巨大争议,但公司在预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并没有给予充分披露。”前述资深券商保荐人士称。“公司对投资者存在误导性陈述,涉嫌重大遗漏,因此被否。”
  西林科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主要产品为高性能汽油抗爆添加剂MMT。西林科称,MMT产品在中国属于成长阶段,预计国内到2013年有6000吨需求量,海外预计为1万吨。对此,西林科准备在上市后扩大产能,其拟募集资金3.14亿元用于年产1000吨MMT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不过,面对市场对于MMT应用前景存在的种种争议,公司对此却只字未提。
  被忽视的MMT之争
  查阅西林科预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后发现,对于目前市场存在的MMT应用前景之争,公司通篇均没有提及。
  在谈及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时,对于不利因素,西林科仅仅提到了两点。截至目前,国内 MMT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差异较大,缺乏 MMT产品的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各炼油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高低不一,很容易造成市场的不规范运作,加上缺乏有效监管,一些低端或劣质产品因价格低而流入市场,其结果是影响了炼油企业和最终汽车用户的利益,不利于 MMT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MMT产业起步晚、规模小、缺乏行业内交流沟通。MMT 生产技术复杂, 从实验室研发成功到工业化运行,不仅有工艺路线问题,还有大量“工程化”问题,需要足够的时间、技术力量和资金的投入。我国MMT行业发展仅几年,规模相对较小、手工操作多、自动化水平不高,与美国雅富顿公司有较大差距。
  我国已有多家 MMT 生产企业,但相互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无行业协会平台的支持,造成我国 MMT 产业研究力量分散,技术水平和经济性提升缓慢。
  然而,早在2005年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亚洲清洁燃料国际研讨会上,德国大众汽车就率先发难,指责MMT直接损害汽车尾气净化系统中的三元催化转化器,同时增加大气重金属含量,危害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并呼吁禁止使用MMT。
  此前,对于MMT对车辆尾气净化系统是否有负面影响的争议也已持续多年。大众集团研发部门就曾抛出过“使用含MMT汽油实验台运行179个小时(相当于55000公里)后排放超标的结果。”但MMT制造企业对这一结果并不认同,认为汽车制造商的试验苛刻度太高,用这种评定车辆部件耐久性的台架试验方式来评定MMT是不合适的。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MMT之争,目前国际业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即逐渐减少汽油内MMT的添加量,靠提高炼油技术来提升抗爆性将是大势所趋。
  对此,前述资深券商保荐人士表示,作为一家拟上市公司,公司应该把规范的公开信息披露作为最根本的应尽义务。也就是说,应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相关信息,而不应是避重就轻,瞒天过海。

MMT技术归属悬念
  实际上,除了市场对于MMT应用前景的争议之外,西林科的MMT 核心技术归属问题同样也存在悬念。
  据西林科预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1998 年,时任江西师范大学化工研究中心、江西省精细化工实验室主任的廖维林(公司实际控股人)研发出金属钝化剂JMP-5005 技术,该技术属职务成果。

  1999年,江西师范大学以该项技术作价12 万元,廖维林以88 万元自有资金出资,共同成立行正化工有限公司(行正化工)。2002年6月11日,行正化工与江西师范大学化工技术开发公司(师大化工)共同出资75万元设立江西西林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新材料)。其中,师大化工出资实为代廖维林持有。2004 年,新材料与三和香港合资设立了公司前身——江西西林科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表明,廖维林担任负责人的江西师范大学化工研究中心、江西省精细化工实验室系江西师范大学组建时间最早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在昌北有中试基地。
  2005年,江西师范大学及新材料曾共同申报“一种除去杂质硅氧烷精制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方法”的专利,主要发明人为廖维林;夏剑辉、许招会、朱笃、熊斌等,均为江西师范大学员工。
  不过,对于MMT 技术的技术归属问题,西林科在招股说明书中未透露相关技术开发人,仅表示研发过程中未使用江西师范大学的技术,曾经少量有偿使用江西师范大学公共实验室的设备已按规定付清使用费,江西师范大学参与协助研发的研究人员已经获得相应的报酬,故该技术归属于新材料。
  在此基础上,西林科开发出了“钝化技术”、“集成生产技术”和“燃烧产物组分控制技术”等三大关键技术。2010年,“高效汽油抗爆剂MMT的开发及应用”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科技厅资料显示,该项目主要完成人仍为廖维林,夏剑辉,许招会、熊斌等江西师范大学员工,与2005年申请专利的项目完成人高度重合,新增完成人之一林春花也来自江西师范大学。但上述技术开发成果均已无偿归属于西林科。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廖维林的两次股权腾挪之后,江西师范大学持有的行正化工12%股权以及三和香港持有的新材料69.77%的股权均低价转让给了廖维林家族持有。
  2004年9月,三和香港出资2000万元,持有西林科有限69.77%的股权,是当时西林科有限的控股股东。西林科有限成立两年后,2006年1月19日,三和香港将其一半的股份零溢价转让给了新材料。2006年12月,三和香港又将剩下的一半股权又以成本价转让给廖维林妻子朱湘辉全资拥有的创新香港。
  同样蹊跷的是,2009年,江西师范大学持有的行正化工12%股权被作价人民币445.45 万元转让给廖维林外甥女杨杰。对于这一作价,招股说明书中未透露计算标准。
  行正化工持有多家公司股权,其中间接持有西林科5%股权。另据西林科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显示:2008年,西林科未分配利润为6019.62万元,2010年未分配利润为10541.19万元,两年平均毛利率均超过50%。也就是说,在收获季节到来之时,江西师范大学却低价将开始“下金蛋的母鸡”拱手相送。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20 +9 +20 收起 理由
finantree + 9
COSCO + 2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6: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长地久 的帖子

谢谢这么详细的解释,请问相关的会后事项的文件是否在公开信息中能查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 16: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柳柳儿 的帖子

一周后应该会查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14: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长地久 的帖子

请问我应该在哪里找到相关文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5 15: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这么详细的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4-6-13 18:09 , Processed in 0.896211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