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1.事件:3月2日凌晨,证监会发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科创板将推动医药研发创新浪潮加剧
研发创新水平强度而非盈利水平成为登陆科创板的重要考量要素,至少有1项核心产品获批开展临床II期的药企亦可申请上市,体现出向研发创新型药企的倾斜,以及对研发管线估值的重要程度提升。同时对未盈利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减持规定严格,有利于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促进研发产出,创新研发浪潮将加剧。
对标国际,我国医药研发创新发展空间广阔国际大型药企18财年平均研发费用37.5亿美元,最高可达百亿美元量级,占收入比重中位数为16.10%。对比国内,A股医药研发投入排名前40名的药企18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均值2.9亿元,全年最高值接近30亿元,占收入比重中位数为5.05%,可见国内医药研发投入整体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距离,发展空间广阔。
生物制品、高端化药和医疗器械公司有望率先登陆生物制品、高端化药、高端医疗设备与器械是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创新的密集领域。参考主板市场,医药生物行业的7个子行业中,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和化学制剂的研发投入占收比排名前列,分别为5.7%、5.0%和4.4%,而行业整体为2.1%。我们以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的药品器械作为科创板对于医药“核心产品”要求的重要参考,经综合考虑我们认为有望登陆科创板的相关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健能隆、百奥泰生物、嘉和生物、复宏汉霖、君实生物、博生吉、世和基因、联影医疗、丽珠单抗、科信美德等。
主板创新服务产业链相关标的有望重塑估值受益于产业环境的巨变,我国创新药IND申报数量自2017年以来保持爆发态势,创新服务产业链凭借“卖水者”逻辑维持高景气。科创板将进一步引爆医药研发创新浪潮,创新服务商有望迎来估值重塑。我们持续看好凯莱英、昭衍新药、泰格医药和药明康德等。
3.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科创板的推出有望从资本市场层面引领医药企业研发创新进入4.0时代。在2011年、2014年、2017年和2018年我们曾陆续发布四篇创新药深度研究报告。我们认为医药研发创新的1.0时代体现在2011年左右,新药研发主体由科研院所和高校转变为企业和民营等非学术界研发机构,政策与财政支持力度加大。2.0时代发生于2014年前后,体现为创新药研发环境的明显改善,包括企业研发投入加大、国家政策、海归人才数量激增和创业潮,以及产业链方面CRO、CMO发展迅速等。3.0时代系自2016年以来,体现为前期制约我国创新药产业发展的因素均大为改观,包括药审改革力度空前,中办国办联合发文鼓励药械创新、创新药赚钱效应持续凸显,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以及研发创新收获期逐渐来临等。此次科创板的推出有望从资本市场层面,通过进一步打通融资渠道从而引领医药研发创新进入4.0时代:一方面,研发投入占收比成为上市的重要考量要素,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至少有1项核心产品获批开展临床II期的药企亦可申请上市等,均体现出科创板对企业研发的重视,研发管线估值的重要程度提升。另一方面,定价机制、审核安排、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企业引导和减持制度等配套政策,不仅将加速推动医药创新的价值发现过程,而且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综上,我们认为医药企业有望成为科技板的重要组成成分,持续看好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我们认为生物制品、高端化药和高端医疗设备与器械类公司有望率先登陆科创板,同时继续重点推荐创新药械及创新服务产业链的相关标的。
4.风险提示
研发失败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31bd92e4-8e8d-41d2-8dbb-1e73a7dc9065.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