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电动化:自主品牌有的放矢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双积分”待接力。
补贴退坡使得自主车企对纯电动乘用车的选择大幅简化:发力满足最低补贴标准要求、成本较低的经济适用车型,面向营运、限购等用户刚需;发力满足较高补贴标准要求、同时综合性能较高的中高端车型,面向将纯电动乘用车作为主力车型的用户。总体而言,工况续航、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百公里电耗等技术参数不同程度有所进步。另外,也有高端高性能车型参展。
插混乘用车所获补贴额度较小,退坡影响也相对较小。自主车企插混产品进一步丰富,消费者可获得更多选择。
可以预见,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自主品牌仍将是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主流。
电动化:国际车企大举入局 相比于补贴,“双积分”及其预期对国际车企的影响更大。国际车企入局中国纯电动乘用车、插混乘用车市场,前期产品以较高定位、较高售价的车型为主,整车动力性通常较出色,便于充分利用品牌溢价。但总体而言国际车企布局较晚,产品丰富程度、市场验证程度均有待提高。
我们认为,国际车企未来一段时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话语权或将增强。
电动化:造车新势力全力一搏 补贴退坡、同类型企业内部竞争加剧、量产交付门槛等使得造车新势力的“破局”难度增加,自主品牌和国际车企的发力也很大程度上对造车新势力形成“合围”。造车新势力产品多将技术指标发挥至极致,动力构型涵盖纯电、增程插混两种。未来,市场对相应产品的持续接受程度或将决定新势力的生存。
网联化:自动驾驶进入战国时代
2018年是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包括Waymo、百度、图森未来等国内外企业开始示范运营,并进行小范围商业化应用,驱动行业整体向上。2019年以来,除各大车企及互联网公司以外,各零部件巨头也纷纷宣布对产业进行巨额投入,行业步入战国时代。一方面,全球各国如美国、欧洲、韩国对自动驾驶产业发展与法规完善愈加重视,积极建设无人驾驶的示范区域,允许无人驾驶进行小规模的商业化和大规模的测试。另一方面,智能驾驶行业资本热度持续向上,各大企业纷纷确定量产落地进程,围绕商业化展开的竞争日趋激烈,全球主流主机厂、著名零部件,以及众多科技头部公司都有了智能驾驶技术商业量产的规划,本届车展就是各家聚焦智能驾驶产品的集中体现。
e31b14d4-e19a-4030-99a8-da16b05d92c5.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