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一季度业绩如何?虽然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否发生财务“洗澡”,也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及核算口径,一季度A股整体业绩增速有所好转,尤其是大金融以及中游制造行业明显改善,但是剔除投资性资产以及投资性收益的影响,非金融公司的经营性资产的经营性净收益仍低于去年同期,经营性净收益增速也处于下滑趋势。也正因一季度盈利反弹的幅度仍较微弱,企业ROE并没有出现边际改善。
此外,业绩分化现象依旧存在,小市值公司的业绩依旧缺乏亮点。尽管如此,行业方面,一季度多元金融、航天装备、地面兵装、通用机械、运输设备等子行业无论是行业龙头还是底层小市值公司都较2018年年报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营销传播、互联网传媒、酒店、保险、贸易等相关子行业一季度龙头与底层的盈利差额持续扩大。
哪些因素支撑一季度盈利企稳?
(1)从目前因素看:资产减值损失(商誉减值风险释放)、所得税(研发加计扣除)、管理费用(人工成本缩价不减量的惯性下滑)的变动支撑一季度盈利企稳,往前看,上述改善因素对利润的支撑作用有望持续存在。
(2)从潜在影响看:通过对杜邦进一步拆分,我们认为未来2季度资产负债率仍有望对业绩形成支撑、销售净利率有望好转,而资产周转率对业绩的贡献偏负面。
未来盈利有哪些潜在风险?我们从四个维度进行解释:
(1)偿债负担:
2019年一季度地产、汽车、商贸零售、建筑、电力设备的偿债压力有所上升,尤其是商贸零售、建筑、石油石化、轻工制造的短期偿债压力明显上升;
(2)产能扩张:目前电力及公用事业、电子元器件、煤炭、纺织服装产能扩张的增速并不乐观;
(3)订单情况:食品饮料、建筑、有色金属、通信不仅预收账款增速在一季度有所下滑,而且预收账款率也低于五年同期历史均值,以及去年同期水平;
(4)货币周期与行业盈利:此外,我们测算发现,电力及公用事业、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在货币紧缩周期中行业的ROE并没有较货币宽松周期出现明显下滑。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大幅低于预期导致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外资流入速度下降甚至出现流出现象,政策收紧降低市场风险偏好,科创板推出延迟或者低于预期等。
00705ed1-d77e-49de-bb7e-bbeec195f132.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