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建立煤炭价格预测逻辑框架
由于煤炭价格走势与煤炭和火电板块市场表现以及业绩的紧密联系,市场参与者需要可靠的价格走势预测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在本报告中,我们通过鉴别供需两端推动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来建立一个价格预测模型以将最相关信息纳入考量。我们通过提出关键问题的方式来引出每一个价格主导因素,并展示每个因素的运用方式及其重要性。
六大发电集团数据还可以作为价格预测的基础吗?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们指出CCI5500价格指数是市场上普遍认可的现货价格基准,并详述了这一特定价格指数的供需来源。虽然,我们认识到全国煤炭需求和六大发电集团数据的分化,但重申这一数据与煤价波动的高相关性及其重要性,因为六大发电集团直接对应CCI5500价格指数的下游需求。
季节性可以作为价格指引的指标吗?
在报告的第二部分,我们提出尽管煤炭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价格走势却没有反映出相应的趋势。我们认为,库存的存在是消费季节性脱钩于煤价走势的原因。下游用户利用可预见的消费季节性变化规律来进行库存管理,从而达到平滑采购的目的。
绝对高库存一定意味着价格下跌吗?
在这一部分,我们通过两个案例来释疑投资者一个认知上的普遍误区:高库存意味着煤价面临下跌。我们从买方和卖方的角度分别对近期出现的价格强势伴随高库存的两个案例进行分析。在买方案例中我们引入下游需求的两个重要先行指标:1)沿海煤炭运价;2)北方港口锚地船舶数。卖方角度案例分析,我们提出发运到港的成本是支撑港口价格的重要因素。
中国煤炭定价机制演变和海外定价机制
最后,我们回顾了中国煤炭定价机制的演变,从计划定价到目前的“基准价”加“浮动价”定价机制。鉴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是中国动力煤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我们也研究了这两个国家各自的煤炭定价机制。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煤炭销售大部分采用现货价格,而澳大利亚对日本和韩国的煤炭销售则通过长协进行。印度尼西亚的煤炭销售分为现货和合同两种模式。
078b33ed-3d1d-4486-b99b-a5084522af55.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