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最近,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一份规划纲要,为中国未来16年的数字交通发展作出指引。根据纲要,中国的目标是到2035年成为数字交通领域国际标准的主要制订者或参与者,数字交通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全球领先。
本报告是我们此前的自动驾驶行业研报的更新和后续报告(该报告于2019年7月3日发布)。在本报告中,我们将TMT行业角度分析数字交通主题,并为纲要作为基本的解读。数字交通涉及长远进展,因此可能不会对供应链的运营表现产生即时影响,但当局发布大纲引证了我们的观点,即数字交通是5G主要应用之一。
我们相信以下子行业将受益于数字交通的发展:a)自动驾驶相关公司;b)电信设备公司和运营商;c)云平台和软件公司;d)自动化物流公司。
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7月25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印发“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促进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的进一步融合,并目标让中国的数字交通产业整体竞争能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数字交通是一种现代交通体系,可促进物理和虚拟空间的交通运输活动不断融合、交互作用。
中国实现数字交通市场领先地位的时间表从现在到2025年,中国将重点关注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数字化,这是指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资。同时,数字化采集体系和网络化传输体系将基本形成(即是5G、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基建的投资)。新基建的概念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首次提出(详情请参阅我们在2019年1月8日的行业报告)。根据大纲,用户将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如数字化出行助手,而运输企业将实现更佳的自动化(如物流方面)。从2025年到2035年,中国将继续这一发展,而天地一体的交通控制网将基本形成。
由新技术驱动的数字传输我们认为,新基建的建设,是符合中央政府所提出抓住新一轮改革以及科技和产业转型所带来的机遇的指示。要发展数字化交通,中国需要发展5G、大数据、自动驾驶、车辆基础设施合作、物联网等领域。5G应用和其他通信技术将发挥传输作用。大数据将支援决策、应对安全紧急情况和担当其他管理角色。自动驾驶、车辆基础设施合作以及其他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将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和提升安全性。物联网、自动存储和检索系统(AS/RS)、自动导引车(AGV)和其他仓库技术将有助于实现自动化物流。
本土化和安全成为焦点经过多年的科研发展后,中国已成功开发出一些高科技,包括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和高分辨率地球观测系统。但是这些技术目前仅限于民用应用,因此没有完整的行业生态系统。鉴于供需匹配和运输数据的重要性,中国政府预期运输业成为应用这些本土技术的主要民用行业。该大纲还建议防范和化解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潜在受益者在数字交通发展过程中,将有多个潜在受益者:a)自动驾驶相关公司,如百度[BIDU.US],该公司是中国自动驾驶市场的最大型企业;b)ADAS系统和组件供应商,如昂纳科技集团[0877.HK]、舜宇光学科技[2382.HK]、鸿腾六零八八精密科技[6088.HK]、ams[AMS.SW]及槟杰科达[1665.HK];c)中兴通讯[0763.HK]和中国移动[0941.HK]等电信设备和运营商;d)云平台和软件公司和网络,如启迪国际[0872.HK](V2X开发和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和腾讯[0700.HK],这些公司有望受益于交通区域信息平台的差异化发展;e)自动化物流公司。
2dc9c1c5-1291-4307-af84-1fa56cff7aed.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