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生猪养殖:本周(8月3日-8月7日)全国猪价小幅下跌。根据猪易通数据,截至2020年8月7日,全国猪价37.63元/公斤,周环比下跌0.53%。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猪价分别上涨-2.27%、-1.72%、-0.47%、-0.44%、0.70%、2.39%、0.32%。
种植产业链:2020年6月23日,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发布《关于邯613等71个转基因植物品种命名的公示》,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其中,包括大北农的转基因玉米品种DBN9858以及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转基因大豆品种中黄6106。与此同时,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0年7月2日,全国草地贪夜蛾见虫面积786万亩,目前,草地贪夜蛾已迁飞至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区域,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威胁进一步加大,后续应重点关注草地贪夜蛾的扩散情况。我们认为,草地贪夜蛾有望成为我国转基因商业化政策放开的催化剂,一旦转基因政策放开,种子行业竞争壁垒将快速提高,转基因研发实力强劲、技术储备充足的企业将快速拉开和一般种企的差距,市场占有率加速提升。标的选择方面,重点推荐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大北农,此外,登海种业、万向德农等有望受益。
养殖后周期:生猪存栏逐步恢复,带动养殖后周期板块盈利逐季向好。养殖后周期板块利润和生猪存栏以及头均动保支出密切相关。从生猪存栏上看,在养殖高盈利刺激下,生猪存栏稳步回升,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于2019年10月首次环比转正,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3629万头,同比首次由负转正;生猪存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达到3.4亿头,比去年底增加2929万头,存栏量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77%。从头均动保支出上看,大型养殖集团相较于散养户更倾向于通过增加动保支出以保证生猪存活率,温氏头均动保支出68元,而同时期,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头均医疗防疫费在20/16元左右。在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养殖门槛抬高,大型养殖集团凭借其在生物安全防控、融资渠道以及种猪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生猪产能恢复的主力军,带动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动保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我们认为,生猪存栏稳步恢复&规模养殖集团市占率快速提升有望带动养殖后周期板块盈利逐季向好。标的选择方面,重点推荐梅花生物、中牧股份、瑞普生物以及金河生物等。
风险提示生猪产能恢复进程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转基因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
0ba8f6b5-0731-419d-83aa-71ea052fb0a3.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