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多款新冠疫苗进入临床III期,抗病毒药物和中和抗体公布部分临床数据。近四个交易日(9.28~10.9)全部A股上涨2.38%,沪深300上涨2.43%,中小板指上涨4.41%,创业板指上涨5.22%,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2.53%,生物医药板块表现略强于整体市场。近期多家公司公布了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的临床研发进展:1)10月6日,辉瑞/BioNTech向EMA(欧洲药品管理局)提交新冠疫苗的BNT162b2的滚动申请,目前在全球超过120个中心开展III期临床,入组37000万例患者;2)10月1日,EMA启动对阿斯利康/牛津大学新冠疫苗AZD1222的滚动审评;3)10月7日,礼来公布新冠中和抗体的最新进展,包括LY-CoV555与LY-CoV016(从君实生物引进的JS016)的联合疗法用于新确诊轻至中度COVID-19患者的BLAZE-1研究的最新期中数据,联合疗法显著降低了第11天的病毒载量,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礼来也向FDA提出了LY-CoV555单药用于高风险新确诊轻至中度新冠患者的EUA(紧急使用授权)申请;4)10月6日,Vir Botechnology/GSK宣布VIR-7831中和抗体治疗伴有较高住院风险的早期新冠患者的COMET-ICE研究扩展到全球III期阶段,纳入北美、南美和欧洲更多中心,拟入组1300例患者;5)10月8日,再生元宣布已向FDA递交使用中和抗体组合疗法REGN-COV2治疗新冠患者的EUA申请,9月30日公布的无缝1/2/3期初步临床数据显示治疗非住院新冠患者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毒载量和缩短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特朗普此前也接受了REGN-COV2治疗。进一步的临床数据将在10月下旬和11月初陆续公布,饱和式研发下COVID-19的预防和治疗图景将进一步清晰,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将出清,对于医药板块的重视也将回到产业升级的逻辑主线。建议关注疫苗和中和抗体相关企业:复星医药、复宏汉霖、君实生物、康泰生物。
丙肝病毒和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获诺贝尔奖,新发明向治疗技术的转化大幅度提速。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NIH的Harvey Alter博士、阿尔伯塔大学的Michael Houghton博士、和洛克菲勒大学的Charles Rice博士,以表彰他们对丙肝病毒的重要发现。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普朗克研究所的法国生物化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教授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学家Jennifer Doudna教授,奖励她们对发明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技术的贡献。丙肝领域吉列德的索非布韦势如破竹,疗效极佳,患者得以治愈但使得市场迅速萎缩,吉利德面临产品线枯竭、销售额骤降的尴尬境地。基因编辑CRISPER技术问世以来革新了药物发现和疾病治疗的理念,但在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确定性商业价值的国内相关标的稀少。但从两项诺贝尔奖的授予我们可以发现新发明向治疗技术的转化比以前已经大幅度提速,丙肝病毒在发现后30年就已经可以用药物根治,而CRISPR技术2012年才问世。建议关注拥有创新技术和全球竞争力的细分领域龙头: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贝瑞基因、凯普生物、先健科技。
f38427d9-1f30-4d0d-a72a-e44a8d4cef8a.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