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160|回复: 0

平安证券--电力设备行业点评:广汽发布石墨烯基快充电池【行业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8 10: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快充电池预计采用石墨烯导电剂:我们认为石墨烯在电池正负极中扮演的角色是导电剂,而非对原有活性材料的替代,判断基于两点理由:1)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 2021年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在 8
            
                    11、622电池基础上增加 1%—2%的石墨烯正负极材料”;2)在合作伙伴鹏辉能源的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中,通过加入 1%-5%的石墨烯作为导电剂,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在 200Wh/kg以上,充放电倍率能够达到 6C 以上,以 6C 至 10C 的倍率充放循环 1400周之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 95%以上,与广汽的新电池技术指标接近。导电剂在活性物质之间、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起到收集微电流的作用,以减小电极的接触电阻、有效地提高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迁移速率,从而提高电极的充放电效率,使得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得到改善。对于石墨烯导电剂而言,原材料石墨通过氧化还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液相剥离法和外延生长法等不同工艺制备成为石墨烯粉体,粉体再制成浆料添加到正负极中。与炭黑类、导电石墨类、VGCF等传统导电剂相比,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导电剂阻抗更低、导电性能更好、达到同样的导电效果用量更少,在电池成本中的占比仅为 1%左右,能够提高充电速度、能量密度以及改善循环寿命,未来有望大规模应用在快充电池当中。
            
                    石墨烯导电剂已实现成熟应用:石墨烯作为导电剂,已在消费、小动力以及车用电池等多个场景实现成熟应用。在消费电子方面,2020年 8月小米在其 10周年发布会上发布了小米 10至尊版,全球首发 120W 超级秒充+50W 无线秒充,支持 10W 反向充电;为满足上述性能,电池方面小米采用全新石墨烯基材料电池,内置第三代导电剂石墨烯。在小动力市场方面,2019年 6月雅迪发布石墨烯电池,循环寿命 1000次以上,1小时可充 80%电量。在动力电池方面,碳纳米管、石墨烯或者复合材料已作为新型导电剂添加三元或磷酸铁锂电池当中,对传统添加剂形成替代。综合现有的应用来看,厂商所宣传的“石墨烯电池”本质上都是以石墨烯材料作为导电剂的锂电池或者铅酸电池,纯石墨烯材料由于首次循环库仑效率低、充放电平台较高、成本高昂、工艺较复杂,并不能取代目前商用的石墨直接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使用,因此我们认为其对现有电池材料体系的方正中等线简体 影响较小。
            
                    电池技术快速迭代,硅基负极已成发展共识。近期多家主机厂发布了最新的电池技术和产品,蔚来推出超高镍正极+预锂化硅碳负极、采用原位固化技术的固液混合电池,电芯能量密度 360Wh/kg,续航超过 1000km;智己汽车全球首用的掺硅补锂技术可实现单体 300Wh/kg 能量密度,续航最高接近 1000km, 20万公里电池无衰减并且永不自燃;广汽的石墨烯基电池结合硅负极材料,电芯能量密度可提升至 280Wh/kg 左右,续航里程达 1000km。尽管各家厂商宣称的电池性能指标以及量产进度还有待观察,但硅基负极作为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手段,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硅材料导电性较弱,需要添加导电剂提升导电性,硅基负极的渗透将给新型导电剂将迎来新的增量。
            
                    投资建议:广汽此次发布的石墨烯基电池对既有电池材料体系影响较小,同时有望促进硅基负极和石墨烯等新型导电剂的发展。投资建议方面,强烈推荐鹏辉能源,公司在 6C 产品方面有开发和布局,具备石墨烯电芯相关知识产权和技术,并且与广汽埃安有车型合作;针对新型导电剂的推广应用,建议关注国内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天奈科技;另一方面,电池技术的快速迭代加大企业经营风险,研发实力突出、多技术布局的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强烈推荐宁德时代、当升科技,推荐璞泰来、新宙邦、杉杉股份,关注星源材质。
            
                    风险提示:1)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如果国内外政策对实现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软化或改变,导致政策出台力度低于预期,将显著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规模;2)电动车自燃事故带来的消费者信任风险:国内外近期发生多起电动车自燃和召回事件,消费者对电动车安全性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若自燃事件得不到有效遏制,或将引发消费者的信任危机,给产品销量带来负面影响;3)技术路线发生变化的风险:新能源汽车仍处于技术快速变革期,若下一代技术产业化进程超出预期,将对现有行业格局产生显著影响,前期投资回收能力将低于预期。
db437dd6-90f7-4fbe-ae7e-8557e4d82f40.pd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5-8-25 10:15 , Processed in 0.214994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