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该储能项目是北京市最大的光储充示范项目工程,包括光伏储能和充电桩储能。项目分为两期:一期项目建设屋顶光伏 1.4MW,储能 12.7MWh,充电车位 2个,直流双枪充电桩 12套;二期扩建工程包括屋顶光伏 1.73MW,室外 8MWh 储能及 35套充电桩均已安装就位,室内 20MWh 储能电池及相关直流控制及配电设备。
新能源加装储能未到经济性时点,发电侧加装储能经济性不高,即便各地已经出台强制配储政策,中高端储能系统价格仍不具备竞争力。截至目前,已有多个省份推出新能源电站强制配储政策,储能配置容量多为 5-20%,时长多为小时。我们认为,我国风光初步步入平价时点,目前电站自主加装储能的积极性仍旧不高,强制配储可以在一定程度拉动电力系统储能需求,但国内发电侧储能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因此高质量的中高端储能电池供应商因价格缺乏竞争力,其发展一定程度受到抑制,行业环境导致储能行业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认为,本次北京储能事故将引发社会各界对储能安全性的高度关注,将更加重视储能质量保障,产品安全性更高的头部企业更具优势,产业集中度有望提升。目前我国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绝大部分使用磷酸铁锂,磷酸铁锂电池在一般情况不会出现爆炸起火,是目前锂电池中最具环保性的、循环寿命最高、安全性最高的一类电池。但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仍然存在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这与各公司的材料选择、配比、工艺过程以及后期的使用有较大关系。更高的安全性要求或引发低端锂电池及系统集成商逐渐退出市场,头部企业因生产经验、工艺、产品质量把控更为成熟将更具优势,产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c6377e1d-d3de-4dad-956b-fb9f083db9f1.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