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2151|回复: 11

[模拟出题] 与坏账相关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7 16: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坏账相关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坏账的核算方法由直接转销法改为为备抵法,应按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B) 在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的情况下, 由原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3‰至5‰计提坏账准备(即固定比例)改为根据实际情况由企业自行确定计提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C)企业由按余额百分比法(自行确定计提比例)改按账龄分析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或由账龄分析法改按余额百分比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均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2-11-8 13: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c凑够字数,还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11: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a应该也是正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2-11-9 13: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ac
凑够字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13: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A&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13: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A不对。
因为新会计准则只能要求使用备抵法,所以从直接转销法到备抵法应为“会计差错更正”。
B当然不对。
只有C对。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先锋币 +1 收起 理由
无娱自乐 + 2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14: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smilesco 发表于 2012-11-9 13:33
A不对。
因为新会计准则只能要求使用备抵法,所以从直接转销法到备抵法应为“会计差错更正”。
B当然不对 ...

同意,不仔细回想很容易觉得A是对的,很好的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9 10: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A)坏账的核算方法由直接转销法改为为备抵法,应按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错,现在只能用备抵法】
(B)在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的情况下, 由原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3‰至5‰计提坏账准备(即固定比例)改为根据实际情况由企业自行确定计提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错误,会计估计】
(C)企业由按余额百分比法(自行确定计提比例)改按账龄分析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或由账龄分析法改按余额百分比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均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0 17: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ABC全对!《企业会计制度》并未废除,《企业会计准则》也不是要求所有企业要用啊。
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
问: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时,对于由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改为按账龄分析法或其他方法,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答:在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的情况下,除由原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计提坏账准备改按根据实际情况由企业自行确定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外,企业由按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改按账龄分析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或由账龄分析法改按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均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如属滥用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应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投行宝剑锋 + 2 顶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0 21: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全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5-9-13 13:52 , Processed in 0.96940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