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信息或事件: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促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简评:
央行本次下调县域农商行存款准备金率,延续了货币政策宽信用的一贯方针,是4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4月26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政策吹风会精神的体现。本次针对对县域农商行降准,主要意义在于完善当前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符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的要求。降准后金融机构实际存款准备金率大体归为三档,大型银行(主要是五大行)最高,中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等)次之,小型银行(县域农商行以及农信社等)最低。
宽信用任重而道远,本次降准信号意义或更强。从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26日吹风会精神来看,实现小微企业贷款“量增价降”重点仍在于大型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具有资本金充足、不良率低、贷款拨备率高的优势,相较于小型银行,抵御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的能力更强;小型银行尽管具备地域优势,但抗风险能力较弱,降准能否有效促进小型银行大规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仍有待观察。此外,本次降准边际触发因素来源于中美贸易谈判重新恶化,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加大,客观上也不利于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风险敞口。
货币政策中性态度仍然得到体现,但政策继续收紧已难以持续。本次央行降准整体仍显谨慎,首先,国务院常务会议侧重于中小银行定向降准,而本次降准则进一步明确为“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设有分支机构但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并未包括中型银行;其次,本次降准释放2800亿长期资金,较前几次降准, 资金投放规模明显下降。4月份以来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与一季度经济提前企稳以及政策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因素有关,未来货币政策能否从中性重新倾向于宽松,关键在于经济能否延续企稳节奏,本次中美贸易谈判重起波澜提前打开了货币政策调节的窗口,但不宜过度解读。
债券方面,在经历4月份调整之后,债券安全边际增强,收益率顶部特征已经较为明显。短期内贸易战因素或将加速债市情绪修复过程,但考虑到起伏因素较多,谈判周期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大,债市走势关键仍在于基本面的变化。根据我们的观点,一季度经济增速企稳既跟基本面韧性有关,也跟春节错位因素、企业抢购原材料等短期因素的支撑有关。随着一季度经济的企稳后,政治局工作会议对于稳增长的关注度下降,同时随着春节错位等短期因素的消退,预计经济增速稳中略降,随着未来经济增长重新回归下行,债市收益率下行机会增大。
bbe2dada-6dfc-448d-8338-b65558018437.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