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科创板建设迅速推进,当期已距正式开启不远。截至6月5日,剔除已中止审查的3家企业,市场仍有116家企业预备在科创板上市,而其中首批上会的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准科技3家科创板企业首发上市申请均已获得上市委审核通过。科创板已朝着市场步步逼近。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其最终目的就在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促进股权融资,加速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处在新旧动能的转换期,新兴产业发展正提出庞大的资金需求。2010年以来,在旧经济不断放缓的同时,新动能则在持续发展壮大。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远高于工业增加值6.2%的增速,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13.9%。快速增长背后是同样高速增长的投资,以及对应的不断膨胀的融资需求。截至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已贡献制造业投资增长的3成以上。
参考美国经验,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将成为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设立科创板并试行注册制,将极大便利新兴企业股权融资,加速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此外,通过设立科创板等方式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促进股权融资发展,也是解决当前经济高杠杆困境的最优途径。当前资本市场战略地位提升已然明确,未来资本市场有望迎来资金与筹码的双向扩容的新时代。
从估值来看,整体而言当前市场给予申请上市的科创企业的估值并不算高,未来向上空间较大。按PE估值计,当前申报的科创板企业估值的算术平均仅为57.7倍,整体法为40.6倍,而中位数则低至32.7倍,作为参考当前创业板的PE估值为52.2倍。与此同时,在行业层面,创业板企业也大致与现行估值相当,乃至有所低出。当前市场仍处在长期底部区域,加之市场资金对科创板的追捧,后续科创板存在较大的向上空间。
同时,相关A股标的将受益于科创板开启在即所带来的映射作用:1)对于参股科创板企业的A股相关标的,将最直接受益于科创板开启;2)对于科创板上市企业上下游,乃至同行业内相似的公司,也有望收益于科创板企业做大做强对产业链的推动,以及科创板资金高关注度下带来的估值外溢;3)对于市场上相类似的投资品种,如创业板中与新兴产业相关的标的,当前估值较低,未来同样将受益于科创板开启带来的估值修复。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2、科创板建设效果不达预期。
3e17fc38-3960-46bd-8fca-f115afa75c56.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