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全方位复盘,多维度对比看科创板成长的预期
在专业机构投资者主导下,科创板通过市场化方式询价定价。在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发行价全部敲定之时,我们从A股市场、历史估值、国内外其他市场等多个方面对比以机构主导下的科创板估值水平,以反映科创板未来的成长预期。
对比A股:科创板估值水平低于创业板,接近于中小企业板
与2009年IPO重启之时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及中小企业板54家新上市公司相比,科创板发行市盈率平均值与创业板的比值为0.94,与中小企业板的比值为1.18;从当前时间点来看,科创板2018年市盈率平均值与创业板比值为0.80,与中小企业板比值为0.96。与对应细分行业比较,信息技术领域的电子设备和仪器、新材料领域的金属非金属类公司估值溢价水平较高,而同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软件类企业,估值溢价水平明显较低。进一步从个股对标来看,南微医学、天宜上佳、光峰科技、容百科技等具备明显的估值溢价,而沃尔德、睿创微纳、澜起科技、航天宏图、安集科技的估值溢价相对较低。
历史维度:公司估值提升伴随业绩增长,总体高于发行人预期
科创板公司IPO前市值与其最近一轮外部机构融资时的估值相比,除西部超导存在一二级市场倒挂的情况外,其他公司估值均有提升,且嘉元科技、乐鑫科技、方邦股份等公司的估值增幅超过100%,与此同时,乐鑫科技,睿创微纳、瀚川智能、杭可科技、虹软科技、容百科技等公司的业绩增速均超过了其估值的增速。此外,科创板公司实际发行价对应估值水平总体高于发行人的预期,大部分公司实际发行价对应总市值较预估总市值的提升幅度在0-50%区间内,而睿创微纳、天宜上佳、杭可科技则超过了100%。
港股及海外市场:科创板估值参照性强,部分行业板块存增长预期
以港股和新三板为参照,西部超导、嘉元科技、天准科技在新三板市场的估值以及中国通号在港股市场的估值,趋近于公司在科创板的估值水平,科创板的估值有着较强的参照性。此外,筛选科创板公司海外龙头对标公司,可见全球市场对不同板块的成长性预期各异。其中人工智能、地理信息技术、前沿新材料和新一代显示技术,半导体IC设计和高端电子材料仍享有较高的估值中枢,智能制造板块估值也呈现强劲的成长预期。相对应地,轨交装备、半导体检测、中低端电子材料,并没有较高的成长预期,估值中枢基本稳定在10-15倍区间。进一步从个股角度来看,对比海外龙头,方邦股份、福光股份、铂力特、容百科技、杭可科技、沃尔德等已经享有了较高的估值倍数,而乐鑫科技、光峰科技、嘉元科技、瀚川智能与海外对标的估值溢价相对有限。
风险提示:
1.科创板公司业绩波动较大;
2.科创板未来相关政策或存不确定性。
00c48848-efb4-4a9d-a527-63ebcc2ea56e.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