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事件: 8月 7日, MSCI 公布了季度指数调整结果,中国大盘 A 股纳入因子将从 10%提升至 15%, 8月 27日收盘后开始执行。 成分股变动方面,剔除了首创股份、浙能电力、雅戈尔、 ST 康美这 4只股票,新增了中国中铁、宁波港、上海建工、西南证券、万华化学、药明康德、韵达股份、张江高科这 8只股票。调整后中国大盘 A 股成分股合计 268只,占 MSCI中国指数和 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比重分别将达到 7.79%和 2.46%。
根据我们此前的测算, 完成从 10%到 15%的比例提升可能带来约 1400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入场,其中主动跟踪资金和被动跟踪资金的比例约为5:1。除 MSCI 外, 8月 23日,富时罗素也将公布其指数季度调整结果; 9月 6日,标普道琼斯指数将公布被纳入其指数体系的 A 股标的名单, 9月23日开盘后这些标的将以 25%的比例一次性纳入。根据之前的经验,外资又将提前布局相关成分股。 这些事件带来的海外资金流入可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风偏下降、汇率贬值引起的外资流出压力。
MSCI 成分股行业分布情况: 本次调整后大盘 A 股中纳入比重最高的行业为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房地产、电子、建筑装饰等,行业的集中程度相对较高。 MSCI 明显偏好金融板块和消费板块,银行和非银金融两个行业的占比合计达到 32%。但是和 5月相比,大金融和大消费的比重略有下降。 11月季度审议会议后 MSCI 将纳入中国中盘 A 股。
从中国中盘 A 股比重较高的行业有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化工、食品饮料、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等,其中医药生物占比为 14.62%,其他行业的比重分布差异相对较小。和大盘股标的相比,中盘股标的没有明显地偏好金融和消费,在各板块间的分布相对均衡。
8月以来北上资金持股变化: 今年以来,可以明显看出北上资金流动和市场走势的趋同性加强。受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及人民币汇率贬值等事件影响, 7月 31日至 8月 7日北上资金连续出现净流出,这几个交易日已累计净流出 179.54亿元。
将 8月 7日北上资金持股情况和 7月 31日进行对比。 行业方面,从持股市值的变化来看, 有色金属、农林牧渔等持股市值增加较多,市场避险情绪相对明显;非银、银行、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持股市值下降较多,下降均超过 90亿。从持股市值占比的变化来看,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有色金属、农林牧渔等行业占比小幅上升,银行、非银占比有所下降。
个股方面,和 7月 31日相比,北上资金持股市值增加较多个股为温世股份、紫金矿业、中金黄金、科伦药业、中国黄金、天齐锂业等避险标的,持股市值减少较多个股为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伊
利股份、招商银行等之前外资比较偏好的重仓股。北上资金持股占比增加较多个股为粤泰股份、赛腾股份、恒邦股份、湖南黄金等,持股占比减少较多个股为大族激光、华茂物流、江苏银行、环旭电子、首旅酒店等。
市场观点: 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加速升级,上周特朗普威胁对华加征关税,中国进行一定反击,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全球风险资产持续调整,VIX 恐慌指数创年内新高,避险情绪明显升温。 当前股市环境与今年 4月底到 5月比较类似,都对应着贸易摩擦升级,汇率贬值及外资持续流出。
本轮市场调整可能大于 5月,一方面源于汇率破 7超出预期,另一方面剩余 3000亿关税的影响将明显超出此前的 2500亿,而且中美摩擦可能开始从贸易层面向金融层面传导。
总体而言,中美摩擦阴云仍将持续影响市场风险偏好,但市场调整之后,也无需过于悲观。后续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加码,货币政策边际宽松预期有所升温,国内政策和改革层面有望对股市构成一定的支撑。中长期来看中国市场仍是全球相对有吸引力的市场,静观中美谈判进展及国内政策层面的边际变化。
行业配置建议: 短期关注具有避险属性的贵金属,受益贸易摩擦升级的农林牧渔,以及银行、电力等悲观预期逐渐修复的权重板块。
从流动性边际宽松预期升温及盈利有望优先触底角度,持续看好科技创新板块的配置价值,市场调整中逢低配置细分板块和优质个股,关注通信(5G) ,计算机(安全可控),电子(半导体)及国防军工等方向。
对于消费板块,短期消费筹码拥挤,部分个股业绩出现变化,消费板块可能会休整一段时间。但目前核心资产抱团尚未到完全瓦解时候,外资、险资、理财等长线增量资金持续入市有望构成一定支撑。
风险提示: 经济超预期下行风险,海外市场大幅波动风险,相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867851d6-cf72-4673-aab1-6fa4e2166783.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