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2019年6月,依照住建部等部委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全国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此文发布后,上海率先出台《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标志着垃圾分类正式进入强制时代。未来,城乡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清运将逐步转变为分类收运模式,进一步提高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形成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格局。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无废城市”的重要起点,涉及垃圾分类、环卫收运、垃圾处理、资源化回收利用等多个细分领域,包括多种专用设施和处理设备以及精细化运营工作,未来有望利好固废全产业链。
垃圾分类有望促进固废处置多个细分领域加速发展,建议重点关注环卫设备、垃圾处置、垃圾焚烧和再生资源领域。目前,大部分重点城市采取垃圾分类“四分法”,包括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对应的后期处置系统分别为危废处理机构、厨余垃圾处理厂、焚烧填埋厂和再生资源机构。《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厨余垃圾要分开运输并处理,厨余垃圾属于湿垃圾,由此带来的湿垃圾专用收运车等设备需求和湿垃圾处置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建议关注环卫装备企业龙马环卫,同时建议关注包含厨余垃圾处置系统和渗滤液处置设备的维尔利;其次,干湿垃圾分离后,垃圾水分减少,热值有望提升,垃圾焚烧企业将受益,建议关注具备湿垃圾处理能力的垃圾焚烧运营企业瀚蓝环境;最后,垃圾分类有望提升再生资源回收率,同时提高再生资源循环使用效率,建议关注中再资环。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市场恶性竞争,国内外二级市场系统性风险。
3c3aedeb-fb24-4382-af4a-69cb9163e10d.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