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 18届 排名靠前的985本硕,经济学背景,25,男生,过了3门cpa,现在在四大行直属中心的中后台工作,现在这边部门比较混乱,业务在银行里面比较新,但估计发展起来要若干年,目前倒是都在拿这块业务做zz任务,产品经理,也没什么培养体系,学的东西有限。 现在拿了一家债券类私募的研究岗offer,这算转行了,和之前的业务完全没关系,不知道该不该去。
职业规划:自己一直对二级市场的投资挺感兴趣的,未来想从事资管行业,喜欢这行科学和艺术结合的新鲜感,以及相对高的报酬的可能性。在银行待的这段时间,也让自己明白了自己不太想一直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可能也就和搞行政无缘了吧。
如果跳槽:沿着研究员-投资经理-投资总监的路线,上学的时候也有一些相关的实习,看过不少相关的书籍,自己也拿工资做过一些实践,买过股票、基金、可转债、分级基金这些,自己觉得对二级投资还是有点想法的。毕业的时候也拿过一些非银、大型民企的offer,因为各种原因来了银行,来了之后发现这边上升空间也不大,自己对现在做的业务也不怎么感兴趣,各种后悔,当时去了大型民企的话,收入是现在的1.5-2倍,当时觉得去民企搞财务资金啥的没啥前景,对比现在的收入真香。私募那边的话,比较债券市场私募的体量比较小,目前这家的话规模在200-300亿,团队20几个人,近几年业绩挺好的,公司团队一起做固收做了很多年,但是和其他的大机构体量上还是没法比。从我研究的国内私募的规模来看,业绩规模长青的很少,不知道选了这条路,后面会不会很难按这个路径走下去,大机构不太认可私募的经历。不少大学同学在中大型基金资管从事二级投资工作,可能以后是跳槽的潜在的人脉吧。
如果不跳槽:继续留在银行这边,熬5-6年跳槽去股份行或者城商行,收入上可能会有较大提升,可那时候也30多了,该置业结婚啥的;或者找机会内部转岗或者跳槽回家乡省会,毕竟银行的收入留在这边不太可能,私募的话跳槽回家乡省会的话比较难,家乡省会和金融相关的工作主要就是银行和一些中小券商。
其他信息:性格上,自己属于不算那种特别外向活泼的,也不是那种特别内向的理工男,家里背景的话,小地方出来的比较穷,给不了啥职业或者财务方面的任何帮助,爸妈每年不稳定的收入加起来不超过10w,从上学选专业到就业都自己瞎折腾的,很多选择上很多信息的滞后性和短视。自己还是挺看重收入这块的,想让爸妈过点好日子,如果不能留下来想以后回家乡省会。 收入这块的话把银行每月基本工资和各类补贴算起来的话,私募这边base涨了30%左右,税前20左右,银行的年终比较少,私募这边年终具体不是很清楚,和当年业绩强相关,第一加起来年估计25-30。
谢谢各位大佬,祝升职加薪,奖金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