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事件 5月 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 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 1000亿元。
主要观点:
财政政策积极 , 年度基建投资增速预计 接近 近 15% % 。专项债方面,年度发行规模计划 3.75万亿。今年以来,作为基建融资的重要补充,专项债发行力度不断前移。截止 5月下旬,今年累计发放专项债规模超 2亿元,市场此前预计年度专项债规模约 3.3-4万亿,3.75亿元规模预算基本处于市场预期上沿。
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支出,今年财政赤字率 3.6%,同样处于此前 3%-3.5%市场预期上沿。叠加特别国债 1万亿元等财政政策指标,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预计在 15%左右,较 2019年增加 8%。此前市场对年度基建增速预计约 10%-15%,此次积极财政信号符合预期。
传统基建强支撑延续 ,水泥 、钢材年内 需求维持高位。我们此前测算过,4-5月份以来的周期品需求强支撑主要源自基建需求带动,而地产端需求表现平平。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巩固了基建强支撑逻辑,水泥、钢材等工业品需求二、三季度将维持高位。
地产需求谨慎 ,赶工需求持续性存疑 。地产方面,工作报告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考虑今年疫情影响,4月份地产销售和开工均叠加了部分回补和赶工需求。若后期房屋销售放缓,年内房屋新开工大概率维持负增长,地产端需求恢复难以持续,下半年房地产用周期品需求或承压。
施工环节上,尽管市场对房屋竣工增速抱有较高预期,但 1-4月份以来的数据显示房屋竣工需求也并不亮眼。关注下半年地产竣工是否如期再次启动。
区域看好西部 、华南和华北 ,行业看好水泥 、 基建类 有色和部分不锈钢加工 。
从区域需求弹性上看,西部强于华南强于华东,华北地区不论从地方债发行规模还是项目存量来看均有较大空间,两会之后或开始发力。从品种上看,高需求延续下,看好供应弹性较小的周期品:其中水泥优于基建相关有色,优于钢材;不锈钢行业中部分基建相关和国产替代相关领域也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变化、终端需求变化、进出口政策变化。
b46052c0-4538-410d-96b6-657c57e2bd05.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