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6月 18日,人民银行公告称,为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今日开展 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 2.2%,与前次持平;700亿元 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 2.35%,此前为 2.55%。
点评央行重启 1144天期逆回购操作 。为对冲春节后公开市场资金集中到期,保证疫情期间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于 2月 3日 14天期逆回购,规模为 3000亿元。
今日央行时隔四月重启 14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仅为 700亿元。
从资金面的短期需求看,15、16日央行决定启动三期抗疫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共计 1700亿元;其中第三期抗疫特别国债规模为 700亿元,与此次 14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一致;央行此次旨在平滑短期资金市场波动,保证财政政策的流动性空间。
关注逆回购 “ 降息 ” 的 信号意义 。尽管年内两次 14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差距较大,但央行对两次操作的中标利率均做出下调,分别下调 1个和 0.2个百分点。央行今日二次下调逆回购操作利率,具备一定的信号意义。2月以来,央行倾向以数量型工具补充市场流动性,降准、再贷款等政策持续加码。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资金整体充裕的背景下,银行体系的短期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出现倒挂,7天期 Shibor 利率持续低于央行 7天期逆回购利率,或对后续政策有所掣肘。央行此次下调 14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有望对资金面利率的倒挂现象逐步缓解,稳定市场对于后续货币政策的积极预期。
中长期来看,维护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仍是年内央行的主要工作,货币政策有望继续维持稳健的基调,利率市场化改革仍然值得继续期待。预计随着降准、LPR层面的“降成本”措施不断推进,央行货币政策将得到更有效传导,推动企业端融资的“量增价减”。
固收 策略 :当前债市的整体下调属于非理性下调;着眼当前货币政策的趋势,央行发力保障企业端融资利率下行,债券利率有望随之下行。两会后,政策端两次提及降准,并对市场短期资金面多举维护;叠加 5、6月财政集中发力,银行体系存在一定的资金承压,后续资金面有望进一步迎来数量型政策补充。
我们判断,债市利率或仍有下行空间,建议持续关注长端利率债的配置机会。
风险提示:外部市场发生黑天鹅事件造成剧烈波动;下游需求低于预期。
711fe092-f476-4192-9172-1faf187bb8d0.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