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地位不断提升,服务业蓬勃发展,占比约六成,未来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同时,互联网、5G、云计算等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已经实现了线上化,逐步实现智能化,推动行业更新升级,带动了就业需求增长。
我国已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吸纳我国大部分的就业人口。
中国服务业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行业的诞生,带动了大量就业需求,未来有望成为国家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举例来说,如互联网、AI&大数据等新兴行业近几年来人才需求增长迅猛。
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新行业不断涌现,从而催生了许多新岗位,近年来新增的岗位有区块链应用操作员、3D打印设备操作员、信息安全测试员等。
以数字经济为例,近年数字化经济快速发展,引发就业岗位的变迁,催生灵活就业新模式,推动就业优化升级;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达到1.91亿个,占全年总就业人数的24.6%。
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年来小企业增长幅度高于大企业,小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释放就业压力。
据北大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统计,我国个体户体量庞大,2018年解决2.3亿人就业,占就业总人口的28.8%,解决大量就业需求。
新经济行业运作的去中心化,推动灵活工作模式成为未来用工趋势,新工作模式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工作自动派发,劳动者可灵活就业。
目前新工作模式层出不穷,求职者未来将拥有多样化工作模式的选择,包括弹性工作制、共享员工、在家办公等。
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政策导向使得传统过剩产业用工需求降低,而新行业用工需求不断扩大,但由于以往招聘平台对行业信息传播不足及求职者技能和认知滞后,求职者就业仍重点选择传统行业,就业错位。
就业错位暴露出的问题,表现在就业无门(找不到工作)、一工难求(招不到人)、人员挤出(人员淘汰风险)等。
行业变迁使得新行业人才招聘需求增长明显,但新行业信息传播力不足,求职者对新兴行业认知弱,和人岗匹配难度更高等问题,行业变迁使得招工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超职季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打通招聘双方沟通联系,有效降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效完成人岗匹配,招工难和用工难问题。
随着共享经济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赋能,衣食住行各领域已被赋予新形式的运作模式,诞生了诸如团购外卖、共享住宿、共享出行等新行业,招聘节积极应对,为求职者提供网络主播、外卖骑手等新岗位。
面对新兴行业的崛起,58超职季顺应时势,积极联合新行业雇主,布局电竞、体育、文娱领域,为求职者筛选出海量优质的新工作机会。
0faaaea2-6651-4b7e-a464-bdc06c22ac6c.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