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274|回复: 0

光大证券--银行业流动性周观察第58期:流动性到底怎么了?——基于超储率和NSFR模型的推演【行业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5 09: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8 月份以来,在央行大规模基础货币投放的同时,市场机构仍普遍感 到资金紧张。 本篇报告我们对当前流动性趋紧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 并从央行、银行和债券市场三个层面对流动性结局进行了展望。
            
                    8 月份短端资金价格高位运行,流动性处于“紧平衡”。 8 月份,央行 明显加大了 OMO 和 MLF 操作力度,截至 8 月 21 日累计净投放 6800 亿。 然而资金利率仍在持续上行, DR001 维持在高位。同时,受流动 性趋紧影响, 8 月份债券市场短端、股票市场出现一定幅度震荡。
            
                    流动性趋紧的总量逻辑——超储率连续走低。 (1) 超储率模型构建: Δ 超储=Δ 外汇占款+Δ 央行净投放-Δ 政府存款-Δ 法定存款准备金-Δ 货币发行; (2) 超储率的预测: 7 月末的超储率为 1.28%, 8 月份的 超储率或已降至 1%一线。(3)总结: “宽信用”持续发力下造成银 行储备资金大量消耗,前期流动性宽松的基础已被动摇。 在当前形势 下,若没有稳定的流动性注入,“宽信用”和“紧货币”的组合是难 以持续的;若货币当局持续强势,则信用投放可能再度受到流动性约 束,从而市场也会被迫从“宽信用”转向“紧信用”。 因此预计 8 月下 旬央行将继续加大流动性投放。
            
                    流动性趋紧的结构逻辑——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剧。 (1) 受股市交 投活跃和结构性存款压降等因素影响,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的负债稳 定性有所下降,一般存款与同业负债“此消彼长”;(2)资产投放久期 拉长,中长期贷款增势迅猛,加剧了期限错配程度;( 3)二季度以 来, LCR 指标波动加大, NSFR 指标出现下行趋势。 未来司库将出于 流动性安全和改善指标的考虑而增加长期稳定资金吸收。            从央行、银行、债市三个方面展望流动性。( 1)央行: 央行已完全 恢复其在基础货币供应的“贷方地位”,年内仍将主要通过OMO和MLF 工具实现超储投放,降准降息的概率有限,但在 OMO 和 MLF 的配比 上, 可能更倾向于投放中长期稳定资金。 LPR 价格受让利约束,预计 定价体系不需要进一步响应,但若让利不及预期,也不排除央行“窗口 指导”LPR 再度下调; (2)银行: NSFR 仍会延续下滑趋势,结构性 存款与同业存单“跷跷板效应”仍将延续, 1 年期存单价格运行将更具 有刚性,并存在突破 1 年期 MLF 利率(2.95%)的可能,预计 1 年 期存单价格围绕 MLF 波动。为稳定中长期负债,后期金融债发行节 奏有望加快,金融债储架发行改革也已箭在弦上。 (3)债市: 随着 股债“跷跷板效应”对债市的影响逐步消退,资金和债券市场的主要 矛盾有所转移。“中性偏紧货币+宽信用”的组合, 造成了流动性持 续趋紧和对债券市场的压制,收益率曲线在整体上移的同时,有平坦 化倾向。 3%将是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一个强力阻力位,无论是从政 策环境还是配置价值来说,债券利率进一步上行的空间比较有限, 8~9 月份大体会维持在窄幅波动, 位于 2.9-3.1%区间内震荡。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重启后疫情复杂度提升,中美摩擦进一步升温。
53930d5c-5f73-4e8c-9845-d54ea891480a.pd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5-10-7 16:49 , Processed in 0.252802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