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需求端:行业需求正修复,景气度谷底提升,疫苗或成强催化国产疫苗年内有望上市,出行板块利空出尽。国药集团董事长表示,国际临床三期试验结束后,新冠灭活疫苗就可以进入审批环节,预计今年12月底能够上市,打一针疫苗,保护率97%,打两针,保护率达到100%。
我们认为本轮航空需求恢复需要历经复飞期(边际贡献为正)、盈利期(航班总贡献为正)、收益管理期(回归正常追求利润)三个阶段,从目前情况来看,华夏航空Q2已进入盈利期,春秋、吉祥有望在Q3进入盈利期。国内航线方面,9月航班执行量已恢复至85%,其中97%为国内航班,我们预计四季度国内航班执行量能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从航司来看,7月份春秋航空客座率已回升至82.1%,三大航客座率恢复至72%左右;各大航司RPK 同比增速均逐渐回升,春秋航空6月份国内RPK 增速已回正。国际航线方面,我国当前国际航班量仅去年同期的2成,疫苗的进展加速或使得国际航班量出现拐点,7月起,我国民航政策由“五个一”政策转为“一国一策”,Q4亚太地区航线有望放开,航空运输市场有望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
供给端:航空公司、飞机供应商经营承压,行业供给全方位收紧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净引进飞机分别为+2架/-5架/-1架,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净引进飞机分别为+3架/-4架/+1架,飞机引进计划大面积推迟。根据Cirium,截至8月中旬,全球有8600多架飞机仍处于停飞状态,约占飞机总数的32%。一方面,疫情下航空出行需求减少,各大航空公司收入锐减叠加刚性成本支出,现金流承压,纷纷推迟或取消飞机引进计划;另一方面,从航空运输市场传导至上游供应商,空客和波音公司经营承压,同时疫情影响生产、飞行测试等多个环节的进度,交付能力有所下降。
此外,波音737-8MAX 机型飞机复飞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复飞后市场接受度尚未清晰,仍处于停飞状态。航司供给收紧仍将持续。
投资建议国内航线需求年内基本恢复,展望国际线,随着疫苗研发进程的推进并上市使用以及海外疫情逐渐好转,国际线需求拐点或将来临。需求加速复苏、供给收紧叠加油价下跌,航空运输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底部向上周期。重点推荐春秋航空(经营管理高效灵活,当前国内ASK 占比99%,低成本航司在行业困境中表现突出);华夏航空(专注支线航空模式发展,基本全为国内航线);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机场盈亏平衡点要求的产能利用率低)、三大航(东航、南航、国航)、吉祥航空。
风险提示疫情恢复不及预期,疫苗上市速度或效果不及预期,油价汇率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等。
d952e90b-1b83-4bb9-b309-dbef9878b31c.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