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发布,明确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要求深入实施四大行动。
“修复”中明确:( 1)破解模式创新问题,积极探索土壤调查评估和修复全过程咨询服务模式;通过试点加快“治理修复+开发利用”制度创新,通过加强承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破解政策障碍;对于大型复杂污染地块,在充分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场内+场外分步验收方法,合理加快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及修复名录的退出机制。( 2)破解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或风险管控后期环境监管薄弱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及责任认定制度,明确资金来源。《建议》明确了“十四五” 土壤修复发展目标, 逐一解决细分问题, 预计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为了解决土壤修复相关的规章、资金和商业模式问题, 政策相继出台。 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 土壤修复行业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资金方面, 财政部2019年土壤修复资金同比增长42.86%至50亿元, 占污染防治预算比重提升0.38个百分点至8.33%;此外, 地方财政成为重要支撑力, 2020年2月,《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 出台,鼓励土壤污染防治任务重、具备条件的省设立基金,积极探索基金管理有效模式和回报机制; 2020年3月,《关于构建先到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发布,要求加快建立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 模式方面, 《指导意见》 提出鼓励治理+开发模式, 将污染场地直接出让给开发商,开发商自行进行修复之后开发,土壤修复成本与风险由开发商一方承担, 可以有效拓展资金来源,加速项目落地。
投资建议: 土壤修复市场空间较大, 升级土壤防治基金助力, 商业模式持续优化, 产业需求有望持续爆发。 建议关注土壤修复龙头高能环境和博世科。
风险提示。 政府政策推进不达预期,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市场恶性竞争,国内外二级市场系统性风险,国内外疫情超预期恶化风险
a76cebf9-ef20-469e-8ca7-d3e2b4874e92.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