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事件概述:5月14日,中信国防军工指数报8005.82点,上涨3.91%,中信一级行业排名第2位;年初至今下跌19.45%,中信一级行业排名第30位。
分析与判断::1.一季报爆发式增长,验证行业高景气度2021年第一季度军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35.49亿元,同比增长35.83%;归母净利润78.31亿元,同比增长187.89%;毛利率23.94%,同比提升1.87pct;期间费用率15.62%,同比下降1.75pct;净利率7.56%,同比提升3.99pct。尤其是以新型战机产业链、导弹产业链、军用被动电子元器件、国防信息化、军用新材料及加工等相关企业,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大幅增长,行业景气度在业绩端得到验证。军用芯片及被动电子元器件、军用新材料等上游细分领域的增长态势有望延续,并向中下游的分系统配套、整机集成等领域自上而下有序传导。
我们认为,军工企业盈利能力倍增式改善(净利率从3.57%提升3.99pct至7.56%)的主要原因是:1)军品交付顺畅,收入结构优化,高毛利的军品占比提升;2)产品需求放量,收入体量扩大,规模效应显现;3)企业加强内部开支管理,期间费用管控能力提升,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22..供需两端发力,支撑行业长期稳健增长在“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目标牵引下,军工行业有望开启长期上行周期。
从需求端来看,当前我军各型武器装备保有量和先进程度与美军尚存在不小差距,“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军补齐武器装备数量短板、提升先进武器装备比例的关键时期。以隐形战斗机、战略运输机、航空母舰、大型驱逐舰、新型导弹等为代表的主战装备有望加速列装,以精确制导武器、无人机、无人车为代表的智能化武器装备有望加速研制,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装备技术有望加速发展。
从供应端来看,军工企业通过投建新产线、技改挖潜等手段扩大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有力保障军品供应。在军工行业高景气和再融资政策放宽的双重利好下,计划定增再融资的军工企业数量创出历史新高,比如航天彩虹、航发控制、中航重机、大立科技、西部超导等等。我们认为,军工企业定增扩产的火热现象正是军工行业高景气需求的最佳回应,产能有效扩充将为企业中长期业绩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反映在报表端,2021年第一季度军工行业存货1996.89亿元,同比增长18.11%,表明企业正积极备产备货,生产任务饱满;合同负债+预收账款569.33亿元,同比增长39.96%,表明企业订单饱满,发展后劲十足,行业处于景气扩张阶段。
投资建议军工行业短期业绩爆发式增长已在一季报中得到兑现,长期稳健增长的确定性有着国家战略意志以及行业供需两端的有力支撑。目前板块处于明显超跌状态,基本面持续向好,估值有望迎来修复,当下是布局军工的绝佳窗口,建议配置。
上述逻辑的客观受益标的有:航空装备:中航沈飞、航发动力、中航机电、中航电子、中航高科、北摩高科、航发控制等;导弹配套:航天电器、鸿远电子、盟升电子等;军用电子与信息化:中航光电、火炬电子、宏达电子、振华科技、紫光国微、睿创微纳、全信股份等;军用新材料及加工:抚顺特钢、图南股份、西部超导、宝钛股份、中简科技、爱乐达、西菱动力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放量不及预期,扩产进度不及预期,新产品转批产不及预期。
67a42dad-02d4-4d8e-8833-61431fe3161f.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