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上周两个交易日市场先抑后扬,白马股表现抢眼而题材股大跌,几大主要指数除沪深300上涨0.62%外,其他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上证综指微跌0.26%,中小板下跌0.95%,创业板跌幅最大,下跌2.05%。成交方面,成交量继续缩量,两个交易日共计成交1.1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周日均成交量减少1388亿元。行业方面,申万28个行业涨跌不一,其中银行、食品饮料及家用电器行业涨幅居前,涨幅均超过1.00%;而通信、计算机、有色金属、电子行业跌幅居前,跌幅均超过3.00%。
数据方面,上周统计局公布4月PMI数据,PMI小幅回落0.4个百分点至50.1%,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显示经济扩张态势仍存;但回落幅度略超季节性, 一方面受春节效应影响,另一方面还与3月生产经营复苏较为强势有关。分项来看,生产、新订单指标仍处于扩张区间,但双双回落显示经济扩张边际放缓;而在手订单、新订单指标回落背景下,产成品及原材料库存指标大幅下滑,显示产需回落下企业被动去库存,经济复苏态势有所弱化。而当前正处于政策边际调整观察期,PMI指标的小幅回落或将延长这一窗口期,市场分歧将进一步放大。
政策方面,4月29日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次日公布《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5月5日国务院发布《政府投资条例》及《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政策的持续密集出台显示出管理层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以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其中,《政府投资条例》旨在通过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条例》特别指出政府资金应当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领域的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预计将对数万亿政府投资产生影响。
策略方面,节前两个交易日市场先抑后扬,在3050-3100区间震荡,从成交量来看,投资者情绪正随着“节前效应”的显现而明显降温,参与行为趋于弱化。在经历节前的持续调整后,指数已迫近了多个阻力位,下行空间已被压缩,短期看市场在节后出现反弹的概率正在增大。不过鉴于当前的政策正伴随经济数据的变化而预调微调,政策对结构调整的重视程度正在上升,这也令市场中期内较难脱离出震荡格局。因此,交易型投资者短期可以适当参与市场的反弹,而其他投资者则应立足更长期,进行配置结构的优化。配置方面,建议关注资本市场改革和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券商以及TMT板块的机会。在主题机会方面,建议关注国改概念。
风险提示:中美经贸摩擦的再度升级风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
a8827356-543a-46e1-a9e5-830d7fc27453.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