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1.事件
据新浪网报道,5月24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利用“猎鹰9”运载火箭成功将“Starlink”首批60颗卫星送入轨道,每颗卫星重量为227公斤。本次发射标志着该公司迈出构建全球卫星互联网的重要一步。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卫星互联网组网建设将迎来爆发期“Starlink”项目最早提出于2015年,计划发射12000颗低轨卫星实现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SpaceX于2018年2月发射了两颗Starlink测试卫星。本次发射的卫星是首批会投入正式使用的卫星,预计后续的卫星发射计划将陆续密集开展。
除此之外,从2018年开始,商业卫星公司OneWeb以及Telesat等都已经进行了少量互联网卫星的发射,目标是在未来2-3年内开始提供商业网络服务。为了占得先机,抢先赢得客户资源,多个卫星互联网计划不再停留在纸面,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后续将有更多的互联网卫星发射升空,卫星互联网建设有望迎来爆发期。
(二)后5G时代或将提前到来目前6G通信还没有确切定义,但卫星互联网被认为是后5G时代的标志性技术之一,将真正实现全球互联互通。目前5G建设刚刚起步,工信部专家韦乐平认为,5G投资建设周期可能超过8年,与此同时,Starlink、OneWeb等卫星互联网项目计划在5年内完成首期建设,即使延期,也有望在8年内建设完成,并同步于5G通信的全面普及时点,后5G时代或将提前到来。
(三)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有望提速国外公司纷纷推出卫星互联网计划,一方面原因是技术和商业运营模式已经成熟,另一方面原因是为了抢占卫星轨位和频谱资源,尤其是Starlink计划发射12000颗低轨卫星,抢占大量的太空资源的同时,也抑制了竞争对手的太空计划。前期国内提出了“鸿雁”和“虹云”低轨卫星互联网计划,鉴于目前国外Starlink等方案已进入快速组网阶段,预计我国卫星互联网计划也将加速实施。
3.投资建议
“鸿雁”和“虹云”计划首期组网建设投资约300亿元,未来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随着“鸿雁”和“虹云”两个低轨卫星互联网计划的逐步实施,建议关注与卫星互联网建设相关的中国卫星(600118.SH)、航天电子(600879.SH)、振芯科技(300101.SZ)、天奥电子(002935.SZ)等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卫星互联网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996b536a-b927-4c07-922d-723a6c745945.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