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上周市场各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弹,其中中小创业板反弹幅度最大,分别上涨了3.17%和3.72%,上证综指上涨1.39%,沪深300上涨1.93%。成交方面基本持平于上周,两市全周成交1.88万亿元,较前一交易周微幅增加502亿元。北上资金方面已连续17个交易日流入A股,全周净流入205.51亿元,其中深市净流入130.15亿元。行业方面,申万28个行业除采掘微幅收跌外,其他行业均实现上涨,其中以电子、家用电器、传媒、计算机、休闲服务等行业涨幅居前,均超过3.0%;而钢铁、建筑装饰、银行、农林牧渔等行业涨幅相对居后。
政策方面,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京召开,分析研究了明年的经济工作。由于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的关键之年,对“稳增长”诉求提升,且从会议着重强调“六稳”工作、“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等表述来看,稳中求进总基调下仍将以“稳”为主。宏观政策方面仍强调逆周期调节,但对于具体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未着重展开部署,也未提及“419”与“730”均强调的“房住不炒”问题,不过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一表述,以及近期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来看,基建仍将是托底经济的主要手段,具体相关政策基调和稳增长举措需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进一步揭晓。此外,会议新增“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提法,显示管理层对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视程度,“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仍是不变主线,科技板块仍将是明年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数据方面,周末海关总署发布贸易数据,11月出口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1.1%,从发达国家11月PMI来看,11月美、日、欧PMI均位于荣枯线以下,分别为48.1、48.9、46.9,全球经济需求疲弱下,出口增速再回落。进口方面,11月进口同比增0.3%,较上月回升6.5个百分点,主要受必需消费品需求的拉动。在中美贸易谈判协议拟定阶段及国内猪肉供给紧缩状态下,农产品、大豆等必需消费品的进口同比增速显著回升。整体来看,11月贸易顺差387.3亿美元,收窄7.5%。
策略方面,上周上证综指在触碰年线后企稳开始逐步反弹,尽管指数层面反弹力度有限,但个股层面涨多跌少,市场暖意渐显;同时,题材炒作延续性提升,赚钱效应有所增强,市场情绪开始逐渐活跃。不过此前USTR推迟对特定类别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至12月15日,短期仍需警惕外部风险对市场的扰动。中期来看,年末机构资金面临再配置过程,除了回流至前期抱团的科技板块外,对于估值低且有业绩改善预期的新能源汽车、游戏等细分领域,资金也出现配置迹象,建议投资者予以关注。
风险提示: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
c5468a9b-477b-47f8-8b82-278d44bdb6e7.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