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核心逻辑:“ 1+3”结构, 宽体延续贯穿回顾 2019: GDP 走势趋稳回落,经济韧性较强。 宏观经济总体呈现缓慢回落态势, 高频数据反映出实体经济热度下降, 全面复苏较难。依据十八大报告中提及 2020年实际 GDP 要较 2010年实现翻一番的设置目标。
兼顾到不变价 GDP 的绝对数基期调整因素, 综合倒推预计 2020年四季度间, 实际 GDP 增速维持在“ 5~6” 稳增长区间内的可能性较高。
展望 2020: 宏观——韧性增长延续, 微观——复苏动能汇聚。
对于 2020年,一方面我们认为明年的市场,还将处于一个高度出清,净涤泡沫的过程中,属于一个低利率时代的宽体震荡区间内。另一方面,蓄势成长的提出,基于对市场的未来预期与希望, 希望蕴含在众多岌岌汇聚的动能中。市场走势与供需质量的起伏, 将基于“ 改革+开放”框架下,围绕“一个宽体,三个动能” 的“ 1+3” 结构展开。
宏观经济: 拥抱高质发展, 供需端边际改善需求端: 提高最终消费占比, 拓展投资消费的转移渠道。 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速中枢不断下降过程中, 传统高储蓄-高投资模式不可维继,将倒逼发展转型专注高质量,进而提高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供给端: 在生产要素困局中,倒逼国产替代、科技升级进步。 无论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下行、量化宽松开启, 包括贸易摩擦, 主要原因是生产要素的增长困局, 长周期中可抵抗该困局的核心变量是供给端技术革新力量。
政策环境: 多重政策发力, 流动性为轴货币政策: 未来一段时间内资本市场政策调控的重要目标,一方面是流动性的节奏,更重要是基于逆周期调整手段上的稳定把控。节奏上,只能放、不能收。过度收紧的问题,一是金融风险的爆发加重,二是影响增量资金的流入。而过松的问题,则会让资产泡沫卷土重来。
财政政策: 稳定中如何促进 GDP 增速,政策或将使用两条腿走路,在财政政策上有所推进。 特别需要关注“一动一静”两点,静,是专项债发行规模的变化,与基建投资动向,动, 则是为了刺激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
行业配置: 聚焦三条主线, 科创消费双升级中长期展望,决定长周期内变量的微观因子拆分, 三条投资配置主线:
1、 对于科技革命与成长预期的解读:国产替代、 消费升级;
2、国际投资者对于国内市场的理解; 必选消费、 金融开放;
3、在经济后周期中的边际景气改善:高端制造、 新能源车。
风险提示:改革不及预期;贸易摩擦加剧;经济下行与汇率风险等。
bd42b353-baed-479b-b38a-e947735ae7dc.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