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1、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3亿,随着新国标强化电动自行车参数要求、锂电成本持续下降,预计锂电池渗透率加速提升, 2020-2021年私人电动自行车锂电需求规模有望达6.50/8.62GW。
2、共享助力车解决了共享出行场景中3-10km距离痛点,较出租车、地铁、公交等方式具有成本、便利性等多方面优势;其单次消费价格高于共享单车,借还地点布局更加合理,运营调度成本显著下降,具备更优盈利模式。若未来投放密度达50人/辆,国内城镇投放规模有望达1660万辆;按照2020-2022年铺设400/500/600万辆、单车带电量0.66kwh测算,未来三年共享助力车锂电池需求分别为2.64/3.3/3.96Gwh。
3、共享助力车主要采取运营平台统一换电管理模式;在其余2B场景如即时配送领域,换电模式可满足高频、高效用电需求,在成本接近情况下具备更优的灵活性与安全性;2C场景下目前国内两轮电动车家用充电危险性高、公共充电占地严重且管理难度大,换电模式是有效解决途径,需求前景广阔。根据测算,换电服务2C、共享助力车、外卖配送场景年化需求空间分别达680/48/82亿元;对应换电柜总需求有望超100万个;2020-2022年换电柜配套电池需求有望达2.17/3.11/4.05Gwh。
投资建议:共享助力车铺设力度加大有望刺激电机、电池、换电设施等需求扩张,换电服务需求空间广阔。2轮电动车锂电化+共享助力车+换电柜配套电池带来显著锂电需求弹性,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共享助力车投放量快速提升带动电机与电气配套部件需求扩张,推荐电踏车电机配套龙头八方股份;共享出行领域持续发展带来通信模块需求增长,关注领先供应商移为通信、移远通信等。
风险提示
政策管控风险
共享助力车投放量受各地政策管控,需求及实际投放量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行业竞争加剧
共享经济领域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对资金投入需求较大,如果有新竞争者进入、新资本流入,行业格局可能有恶化风险
运营管理成本提升风险
共享单车与共享助力车盈利模式与回本周期与其运营管理模式、实际运作成本密切相关,如果未来主流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管控效果不及预期,则企业盈利状况可能会有恶化风险。
9d86602b-165a-4975-9d46-6a6554e8128b.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