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本报告的特色、逻辑及主要结论。
本报告紧扣2020Q4高值耗材首次国采这一重大事件,详细梳理了我国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来龙去脉:从医保基金运营影响集采力度的根源背景,到顶层政策设计,到各省已经开展的高值耗材集采项目总结,最后落实到四季度即将开始的冠脉支架国采项目的分析与预测。我们认为,当前的医保基金运行受疫情影响而短期承压,带来药品器械降价压力,但长期增长空间无忧,有望支撑中国医药行业长期的创新与成长;高值耗材领域研发壁垒高、微创新属性强、迭代性高,技术平台协同性强,致使单一产品降价对公司影响较小。未来集采常态化背景下,平台型、创新能力强、迭代速度快的公司有望长期无忧。
高值耗材集采力度的根本背景:医保基金运营情况。
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的降价力度本质上是由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压力与耗材质量、患者使用安全稳定之间的trade-off 所决定的。受疫情对社会经济、就业的不利影响,当前的医保基金运行短期承压,带来近期药品器械降价压力;但医保基金中长期增长空间无忧,有望支撑中国医药行业长期的创新与成长。
政策回顾:顶层路线明晰,各地试点频出,市场预期已经相当充分。
国家出台了多项高值耗材集采相关政策。《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为高值耗材改革绘出路线图与时间表。《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以目录形式规范医保准入,未来将建立耗材医保支付标准。19年以来,省级耗材集采如雨后春笋,降价幅度呈现提升趋势。我们以人工晶体、冠脉球囊两大类项目为例,分析出12条影响降价力度的因素。
冠脉支架集采在即,但关键规则仍存在不确定性。
冠脉支架是当前国产化程度最高的高值耗材品种之一,我们对当前所有冠脉支架省级试点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分组方式、量价如何挂钩仍无定论。其中江苏、山西集采分组简单粗糙,量价挂钩程度低,降幅温和;福建方案未实际开展,其规则设计兼顾低价与降幅,博弈难度大;浙江方案也未实际开展,其看似量价挂钩,但机制设计并不合理。我们深入拆分了国采征求意见稿,发现整体表述温和,然而关键规则及采购总量仍存在未知性。根据前文总结的降价力度影响因素规律,我们预测了本次冠脉支架降价力度。
集采常态化有望促进创新平台型公司长期发展。
药品耗材带量采购是全面深化新医改的关键突破口,对此市场已经有充分深入的预期。高值耗材领域研发壁垒高、微创新属性强、迭代性高,同一公司不同产品之间技术可迁移,技术平台协同性强,致使单一产品降价对公司影响较小。未来集采常态化背景下,平台型、创新能力强、迭代速度快的公司有望长期无忧。
9afb6247-be0c-46e0-bca1-f4cc9cbe7886.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