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核心观点:1. 我们判断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内,重点领域产业向好,但 行业数大概率仍是小幅波动。原因如下:
(1)有大逻辑的产业领域从 2015年至今都在进入从 1到 N 的周期,当前股价已经有较充分表现, 需要消化。
(2)短期缺乏新的成熟落地的行业大主线。
(3)三季报超预 期的情况可能稀少,景气度较高的细分领域均已有所预期。2.我们的建 议:
(1)着眼明年一季度以及更远的长期角度,降低交易因素驱动的 短期收益的预期。
(2)在三季报发布前后,加大布局财报健康预期乐观 的重点领域龙头公司。
(3)对外部环境变化保持敏感,包括新股上市节 奏等影响。
(4)最后,我们对景气度向上的重点领域个股趋势不担心, 若市场出现系统性回调或较大波动时,可能会出现逆势加大配置的机 会。3.重点关注标的:
(1)云服务的金蝶国际;
(2)医疗 IT 的卫宁健 康;
(3)网络信息安全的南洋股份、绿盟科技、深信服和安恒信息,以 及美亚柏科;
(4)金融 IT 的恒生电子,长亮科技和宇信科技;
(5)智 能汽车的科创达;( 6)基础设施类的宝信软件和浪潮信息。 用什么预期和标准看待行业三季报披露?1.从报的情况看,前述重 点领域的报都有较好表现,这一态势我们相信三季报会进一步体现。 2.上半年疫情造成行业基本面与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但并不影响甚至 会增强部分高景气板块的长期逻辑,典型如网络信息安全和医疗 IT, 订单层面在 Q3都已有明显恢复。3.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甚微的领域,典 型如:智能汽车、金融 IT、IT 设备和 IDC 等基础设施类。4.相对复杂 的是企业云服务:
(1)我们一直的观点是每个细分领域的应用软件云 化本质上是“行业信息化”的升级,所以不能离开行业天花板而只看短 期转云的节奏。
(2)不同垂直领域的下游景气度对云服务公司的影响 有不同。
(3)传统商业模式的业务和云计算业务分开估值更为合理。
(4)收入增长背后的本质是扩大规模与份额、增加粘性和 ARPU 值。 因此收入的增长质量和潜力在一定规模后应该更加受重视。 总结:1. 三季报前后可能是布局明年的较好时间点,但是对标的短期 收益预期不宜过高。2.即便是景气度较好的重点领域,对于不同细分行 业、不同垂直领域的公司的究方式与估值标准应该是不同的。 3.我们 认为安全边际应考虑到不同业务的属性并以分部估值为基础。4.关注新 股的发行节奏和其他外部因素对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的影响。 风险提示:静态估值较高,风险偏好变化。 步恢复但超预期的或许不1
c985b2ea-ff8e-4d4d-a93c-a6e661654366.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