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宏观经济向好,银行基本面改善,银行业经历 2020年寒冬后迎来2021年估值切换,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基于 2020年经济低基数效应,展望 2021年货币政策保持稳健适度的总基调,社融规模增速降至 10%左右,总体规模增加 30万亿元左右,信用边际收紧。
盈利改善,估值修复。银行经营面临的各项压力将得到释放,不良贷款的充分暴露和处置提高了银行资产质量,年内多提取的拨备也为来年的风险抵补和利润释放提供基础。多项指标显示银行基本面环比改善。三季度,GDP 增速转正提振银行资产质量向好的信心;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上升 6bp 至 5.12%,反映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提高;净息差维持前期的 2.09%,银行盈利空间企稳回升。
净息差企稳回升。贷款端:LPR 平稳,银行贷款需求指数上升带动银行议价能力提升,发力零售业务等条件促使银行整体加权贷款利率上升。存款端:结构性存款压降释放负债成本,市场资金合理充裕不会拉升银行资金成本,有助于银行负债端成本改善。资产质量加大处置利力度,风险提前出清。多渠道补充资本,银行盈利迫切性提高。
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个股选择逻辑:盈利能力为前提,金融科技增效益。我们认为经营模式稳健,业务布局全面,零售业务具备显著优势的优质银行在不确定的 2021年拥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推荐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业务提前布局、经营实力雄厚的国有大行具备先发优势,推荐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成长性强的区域行中,推荐业务模式丰富,保持长期稳健经营的宁波银行。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疫情反复,资产质量恶化。
1e4c37f9-2f9e-42f0-be45-ba82a5b6ab2c.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