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1047|回复: 7

[生,死,禅,修] 投行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言

从业十年矣,亦曾壮志踌躇,亦曾逡巡而返,曾见盛世繁花,亦曾见大厦忽倾,曾有年少热血,早已为风华磨去棱角,沙砾褪去爪牙,原计划默默于行业,静静待转圜,想岁月悠长,虽今恰逢时事为艰,各业待兴,金融民工之从业亦如曾经,偶逢低谷而已,假以时日,或有生机。

然余抚今叹昔,感寒风之愈烈,岁月之难煎,想我往昔,常念之曰“富贵如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故投笔从商,投身投行从业,已然十年矣,十年间,见证祖国之崛起,见证资本市场从发展到再发展,见证证券市场从加速到堰塞湖,到注册制的来临,到如今注册制的变革,伴随着脱虚就实、金融全面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政策推进,过去投行的金色十年也在某种程度上宣告终结。伴随时代浪潮的变迁,笔者亦离开此间行业,回归本心,“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重新拿起笔来,记录下这十年间的桩桩趣闻,权且博君一笑,若是行业外的读者,也可以窥斑见豹,传言的高薪也伴随着大量的阵痛与心伤。

本篇为短评小说集,所刊故事均为投资银行从业十年间的见闻艺术改编,望君读后,或莞尔,或蹙颦,或叹惋,或激愤,总归一笑谈耳,吾常羡慕此中有足乐者,未觉口体之俸不若人也,如今已然离开金融行业,故将案例种种剖析而现,亦或为自己的一番留念吧。倘有读者或后学一二人,可以从中观得一些感悟、哪怕有丝毫裨益,笔者幸甚大焉、善莫大焉。

癸卯年冬是夜沪大寒现罕见低温零下7度一如信心。


编者按:本书起始于2023年冬,当时笔者尚未离开投行,然失眠之疴日沉,故写此小短篇以自愈,如今已然离开投行,特将此小文公之于众,贻笑诸君耳



最佳答案
0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奋斗也是一种天赋的体现
马生是刚毕业加入投行的小伙子,他加入公司后上马的第一个项目,真爱科技公司的IPO上市项目,马生是那种一路好好上学,勤勤恳恳、老老实实读书,通过兢兢业业的考试求得国内比较领先的清清大学的学霸,就算是学霸云集的清清大学,马生也是以勤奋著称,以在大学阶段延续高三风格的苦读而闻名,更是以班级第一成绩保送本校研究生,经过三年硕士毕业后,披荆斩棘,加入了中兴证券。

但在真爱科技这个项目上,小伙子一进来就惊讶了,这里的前辈们经常工作到深夜,十二点、一点、二点间或有之,通宵亦是偶尔发生,小伙子心里默念,哇,这行的前辈们可真的是勤奋,这才是真正的卷王啊,直到遇到了他。

他时年40余岁,是同样国内优异的清清大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读书、工作后回国创业,至今创业十年,正是真爱科技公司的董事长、首席科学家,他的故事马生早已经从前辈们口中耳闻,但,从未见过其本人。

那一天是一个常规的礼拜三早晨,马生早早就从前辈们口中得知,真爱科技董事长,昨天傍晚从国外考察归来,打算在周三早上和投行执行团队进行一次常规会议,来共同推进IPO中遇到的问题,那虽然是一个常规的会议,但是马生入职以来参加真爱科技项目的第一个大型会议,并且对方董事长也要参加,因此,马生非常重视,早早捯饬好自己的行头,这身行头是投行小兵的标配了,刚入职穿这身深色西服套装总归没错的,浅色,多为白色的衬衣,皮鞋,全年无论寒暑,都是如此,总归是不会错的。

早上9:00钟,马生提前了三十分钟到达会场,熟练的和前辈一起简单整理会场,摆放必要的文件,不一会儿,董秘(董事会秘书,拟IPO的公司内部专门负责统筹上市事宜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证代(证券事务代表,董秘的助理人员,专门对接上市事宜的工作人员)陆续抵达,一起进行了会场的简单布置,随后其他包括发行人律师和发行人会计师在内的各个中介机构的参会人员陆续到齐,到9:30了,众人都在等着,然而,公司的董事长还没有来。

“他不会迟到了吧”马生心里泛起了小嘀咕,“也是,毕竟昨天傍晚才抵京海市,还没有倒时差,出国考察了半个月,倒时差也要几天的吧,迟到也是可以理解的”

……

“哦,大家稍等一下,董事长还在隔壁开销售大区经理的会议,几分钟就可以结束,然后马上过来”董秘轻轻的对大家说到。

“什么,董事长之前还开了一个大区经理会议?几点开始的啊?”前辈也很差异,问道。

“哦,你们都不知道,昨天夜晚就开始了,通宵开的,全国的大区经理都从各地赶来的,时间很早就定了,现在应该快开完了”董秘回复。

“纳尼?!董事长真铁人,周二7点下飞机,马不停蹄开始大区经理会议,通宵12小时后直接接上周三早上9点半的IPO会议,这真是天赋了!”马生和前辈面面相觑,虽然投行素以加班疯狂闻名于世,但和董事长这天赋异禀的连轴转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9点35分,董事长进入了会议室,会议开始了。

时隔多年,马生并不记得那个会议讲了什么,大体都是些常规的IPO执行节点汇报,财务梳理的困难之处,走访等尽调工作需要公司支持的地方,云云,但那位天资聪颖,又耐力过人的董事长的勤奋天赋,深深的刻在了马生脑子里,马生记得很清楚,那天的IPO会议是接近12点才结束的,那时候董事长才吃上从下飞机以后的第二餐饭,而他下午还有第三场会议……

甚至,马生记得更清楚的是,他们中间他们开会的时候,去洗手间的路上,他路过了那个销售大区经理的会议室,各位大区经理穿着GA西服也好,Prada套装的也罢,都四仰八叉的或躺在会议室地上,或趴在会议桌上,昂贵的包包此刻只能用来当作头枕,而董事长,此刻正炯炯有神的听着券商做汇报,并要给出自己的回应……

那一刻起,勤奋的马生明白,人和人是有差距的,有时候在巨大的天赋面前,个人意志是不得不低头的,正如那些年薪颇高的大区经理,并不想把Prada包垫在地上枕在脑下,也不得不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聪明的人走错路了
投行是个传言中的高薪行业,这其中不乏聪明的从业者,夏侯君是我见过相当聪明的一位了。

夏侯君生得白面书生,颇为儒雅,斯斯文文,又是国内遥遥领先的蓓蓓大学毕业,夏侯的背景是极好的,是行业内俗称的复合背景,即先学的半导体相关专业,后学的金融相关,这样的复合背景,结合当年科创板大力推进半导体相关企业的IPO,相应国家政策的行业推进机会,夏侯君在行业内是很吃香的,投行需要这样的具有产业专业背景的人才,去承揽相关的行业企业IPO机会,因此夏侯君颇得领导赏识,这样的青年才俊在投行内升职加薪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

和夏侯君亦曾有几面之缘,之后便各奔东西,各位其主,也曾有过同台竞争,业内俗称投行选美,互有胜败,几年不见摇听闻,夏侯君离开了这个行业,吾大惊,这样的青年才俊,的确是个行业内的好苗子为何离开呢?

打听之下,才听闻了夏侯的故事,原来他在新的竞技场是追名逐利之心日甚,以至于有了急功近利的心态,由于夏侯君的从业即将满三年,而在投行2020年进行了保荐代表人(注,在国内股权相关业务,如IPO和涉及发行股份的再融资等业务,一单业务需要2名保荐代表人签字,一名协办人员签字)晋升制度改革后,普通从业人员晋升为保荐代表人的路径发生了变化。在新政之前,需要从业满三年,并且在一个成功发行的股权相关业务上以协办人员签过字,同时通过了保荐代表人考试,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可以成为保荐代表人,而新规之后,一名普通从业人员只需要从业满三年并且通过了保荐代表人考试即可成为保荐代表人,新规之后,成为保荐代表人的难度大幅降低。而夏侯君,从业年限接近3年,但尚未通过保荐代表人考试,而他求功心切,竟然选择了考场舞弊。

叹兮,以夏侯君之英才,何故于此?莘莘名校,年纪尚轻,假以时日,认真备课,必能过之,何至于此?后来,便是由于在保荐代表人考试的考场舞弊被考官识破,而由协会进行了通报批评,于是夏侯君只能黯然离开此行业。聪明人,亦不可急功近利,当记,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尤其是聪明人切不可走了错路。

当然,再后来这个行业经历了IPO的寒冬,业务大幅缩减,夏侯君的离开于个人而言亦非多大损失了,孰对孰错?站在不同角度看,亦或有不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拐杖”
尉迟君是早期行业内,中兴证券公司内部的明星员工,他的出名和自己的勤奋脱离不开关系,但也和一副具象化的画作有关,那幅画面讲来颇具特点,是“拐杖”,对,就是本山大叔拄拐的那一付拐杖。

我和尉迟君相识是在10几年前的冬季,那时候尉迟君还是一个刚刚入职一年的年轻人,行业内也成为junior,但我更为年轻,那是我的第一份实习,我懵懵懂懂,稀里糊涂的海投简历,哪怕也是有所谓的名校背景加成,想在投行这样炙手可热、激烈竞争的地方开始一份实习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大概投递了2个月,打算为即将到来的寒假找一份实习工作,来充实自己的行业经验和背景。

说来很残酷的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行业并没有多么艰涩难懂的奇技,也没有那么高深莫测的玄学,但,他曾经有个高于普通行业的工资回报,就引发了无数优秀的背景、高超的智商的年轻毕业生的追捧,以致于这个行业不说社招、校招,哪怕招聘个实习生,都讲究个资历、经验。说来可笑,我是一个实习生,我哪来的经验,你要求我实习生拥有经验,那谁来开这个头,给我第一次?站在现在的角度看,就是相当于既要她在年纪上是一片未开采的地,无限年轻和活力,又要她在姿势水平上相当有阅历,多种技能已解锁,想想这个行业的偏好挺流氓的,但没办法,因为他给了年轻人钱,或者给了年轻人幻想可以赚到钱,哪怕各种要求苛刻,依然挡不住众多背景佳、双商高的年轻人冲进来,甚至是各种造飞机的专业、研究DNA双螺旋的专业、造光刻机的专业的年轻人也不惜转换门头,来进入金融,他们中有多少人是真正的热爱这个所谓的投资银行行业,想成为一个所谓的Banker(投资银行家)?恐怕未有那么多。

讲远了,回归正题。对于那时对于行业情窦初开的我而言,尉迟君是我的第一个带教老师,他给了我第一份这个行业的实习工作,当然这也是我们之间的双向选择的结果,我选择他是因为尉迟君所在中兴证券,虽然不是最顶尖,但也是行业内响当当的知名大机构,而尉迟君选择我,其实我并不知道原因,大抵就是符合这个行业的一般标准吧。

那年的冬天,正式开始实习的第一天,同一批次的实习生们,都去了公司,时隔多年,我已然不记得是怎么上的那个大楼,按理说应该是有多层的门禁、前台登记系统,但那一天,来了大概12位实习生,而当时的我们都不知道的是,眼前这位尉迟君,将是我们对接的唯一一位带教老师。

眼前的尉迟君,清瘦,带着一副黑框眼镜,深色的西服稍微有些褶皱,由于熬夜的缘故,当时对他的年纪也有错误的判断,以为他的年限在4-5年了,实际上后来才知道,那时候的他,从业刚刚1年。当时的我们,看着彼此,12人的大队伍,以为我们参与的是一个部门的实习生招聘工作,而后来才知道,从投递简历、到筛选简历、再到后来的实习工作进展,都是眼前这一位尉迟君,一人一手操办的,而只有第一天是去了公司的,从那以后我们也都再也没有去过公司,这些当时的疑问后来都慢慢的释然了。因为,我们走的都是业内俗称的小黑工流程,即,没有正式实习登记流程,不经过公司,没有盖章的实习证明,自然也不会有实习津贴,最多会和正式员工一起上项目后,在发行人(甲方客户那边)处出差工作,并享用发行人提供的食宿;而当时的我们是尉迟君一人招聘的小黑工,因此并不会有其他正式员工和我们对接,同样的,由于我们属于日常实习生,也没有随尉迟君一起出差上项目,自然也没有资金来源覆盖我们的每日工作日午饭,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只在开始实习的第一天,一起在公司见了一面,之后再也没有去过了,因为尉迟君,在第一天应该是自费帮我们点了12人的KFC,之后他个人是无力承担12人的每日午餐的;而,恰恰由于我们是小黑工,所以,理论上对于尉迟君而言,我们都是没有成本的,这也就不难理解尉迟君为什么要招聘12名实习生辅助他,一个1年纪的junior,另外,由于尉迟君,现在看来近乎疯狂的工作节奏,12个实习生大概在实习不到1个月的时候就已经撤离超过半数了,而这个实习生队伍被尉迟君分为了3组,每组四个人,我们组的这四位,大抵还都是老实本分勤恳的风格,因此坚持过了一整个寒假,到来年开春实习结束,也正因为此,我才见到了那一副“拐杖画面”。

当时的我们只是私下聊一聊尉迟君的工作狂,还以为是这个行业的常态,包括常常在1、2、3点的夜里和实习生交流作业情况,要求实习生在春节的7天里面工作接近4天,初三、四就开始复工开始继续工作,现在回过头来看,是有些疯狂了,但上述加班和工作狂和尉迟君后来的“拐杖画面”相比,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了。

就是那一年的春节,尉迟君不慎摔伤了自己的双腿,尉迟君在朋友圈里拍了一张双拐坐飞机回家的照片,朋友圈大多数叹惋劝慰好好养伤,而我们也随着随后的开学,结束了所谓的寒假实习,同尉迟君的直接联系渐渐少了起来。

大抵半年之后的某日,突然见到了尉迟君更新朋友圈,依旧是飞机的背景,和一双拐杖画面,讲的是尉迟君上一次双腿还没养好,最近又摔伤了,不幸旧疾复发,但因为项目执行的需要,他一年内又一次拄着拐杖上了飞机,但这一次是坐飞机去尽调,我看后只能是一阵唏嘘,感叹这行业的残酷无情,又感叹尉迟君的拼却双腿残、所为何故?这其中的付出和回报是否值得?

多年以后我顺利的校招毕业,也加入尉迟君所在的公司,但并不是尉迟君所在的组,和公司的正式员工攀谈才了解到,尉迟君是那一年的新人star,大抵是个最佳新人奖之类的荣誉获得者,而他的工作狂也是人人皆知,而获得新人奖项的原因,我不知道和那副拐杖有没有关系,但我攀谈的那几位老员工,他们都知道尉迟君的拐杖,并笑谈之,尉迟君的拐杖最近2年好像每年都会用一次,也许这是尉迟君第一次的疾病就没有养好,烙下了病根,抑或这拐杖是尉迟君的心病难医,或者这个残酷的行业的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赋闲
2023年6月以来行业数据大幅下行,由于以科创板第五套为标志的注册制在某种程度上进入实质暂停状态,同时各类型的企业IPO通过难度大幅增加,行业已经处于了一个相对的低谷期,这样的低谷期在历史也不是首次出现了,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次的行业低谷的根源抑或是整体经济以及各行各业的待兴阶段所致。

大概在23年年中的时候,我和公孙君交流过,偶然听闻他已经裸辞了,当时初闻是感到叹惋,但倒也不例外,很早就听到公孙君聊工作太辛苦了,以及领导太苛刻等不利因素云云,而且年中的时候离职,是一个相对理性的选择,因为这一行的主要报酬来源是年终奖,而大部分公司的年终奖会在次年的3-8月发放,但干这一行的,大多离职也是骑驴找马,完全裸辞的毕竟还是少数。

公孙君和我相识多年,曾经一起在上一家公司那里一起效力过,后来公孙君通过社招的机会,进入了行业内的翘楚天天证券,那时我们还都年少,只觉得他生得白净,棉柔中透有一丝坚毅,言谈间温文尔雅,又有一丝仙风道骨,而他较早的离开了我们当时所处的二线公司,而进入行业翘楚公司工作,着实让我们羡慕不已。思度,他这样的性格脾气,裸辞到不让我完全意外,但放弃翘楚公司的薪资回报,确实需要较大的勇气。只是那时候的我还沉浸在惶惶的项目纷繁中,倒未曾深研其裸辞的因果,心想这个行业人员变动总归是正常,东边日出西边雨,不知道何时他就回去另外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吧。

直到转瞬间,行业的冰封期突来,一如大寒的北风一夜呼啸,吹凉了这行业里的众人,我也在不能如同鸵鸟埋头在项目执行的沙砾中而不去自查,这时候已经时隔半年,离开这个行业的念头、至少离开我所处的公司的想法也如同梨花一夜之间袭满心头,我猛然间,想起公孙君,打听起近况如何,又在何处工作,或是在做着何种工作。

惊闻,公孙君侃侃而谈,聊起自己已经赋闲半年余,余大惊,公孙君亦是名校背景,又是行业内翘楚天天公司的员工,放弃了不菲的年薪,而赋闲在家半年,他这简直是君子藏器而不用,珠玉置匣而不市,所为何故也?

公孙君谈之“这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对于每个个体而言”

“是时间,所谓工作,不过是我们用珍贵的时间拿去换来了货币这种符号,货币本身是不会带给你任何快乐,如果这符号能给你快乐,那就是这世上鲜有的葛朗台先生”

“当这份工作带给我的痛苦、愤懑,远远大于他所给我的货币能抚平的阈值,我还要去工作为甚?”

“你一定听说过那个海滩上的渔夫和富翁的故事吧”

我“嗯,是的,天气甚好,富翁见渔夫在晒太阳,便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打鱼?渔夫讲今天的鱼已经打够,现在要休息了;富翁不解,天气甚好,你应该去打更多的鱼,买更好的船,赚更多的钱啊!?渔夫问,那又怎么样呢?富翁说,那你就可以雇人出海,不用自已出海,只用舒服的躺着晒太阳就好啦!渔夫问,那你看我现在在干什么呢?”

“对,众人皆为钱,之前网上有种说法甚嚣尘上,什么都为了搞钱,搞钱让我快乐什么的,搞钱不能让任何人快乐,能让人快乐的是一定数额的货币所能兑换出来的东西,可兑换性也恰恰是人们当年发明货币的目的or作用;但人生的意义不应当仅仅是追求货币,或是打鱼,我们生活的本心是快乐啊,是渔夫的太阳啊,快乐抑或是太阳,从来都不是富翁的专利,没有人说一定要是富翁才可以快乐才可以晒太阳!尤其是当打鱼让你感到痛苦,那么你就应该停下来去晒太阳,而此刻我就在享受我的太阳”

我“是啊,这一刻,至少这一刻,我是看到了,你的快乐,衷心的羡慕你,我的朋友”

和公孙君聊罢,我久久难以平复,公孙君是我身边所知第一个,主动赋闲在家的人,是真的完全什么都不做,就只是降低欲望,用过去打鱼积攒的鱼去享受太阳,这份洒脱、魄力并非是人人都可拥有的,但他极大的鼓舞了我,启发了我,遂有此篇,富贵如可求也,随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是夜,我也放下了我的渔网和欲望,好好的享受我的太阳。希望,屏幕前每一个打鱼的渔夫,当你不快乐的时候,也能看看太阳,至少想想打鱼的意义,找到自己的太阳,并热烈的拥抱阳光,享受阳光。

篇后记,想聊一聊,关于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ing Early,直译的意思是“财务独立,提早退休”,我想并不是完全不做事情,或者完全没有支出,前期做一个葛朗台,后期做一个躺尸人,这并不是这个精神追求的意义。我的理解是,在从业初期就把控好机会,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也不做过分的消费,奢欲,做好规划,计算好后期的资金需要,在合适的收支平衡点,炒掉工作,炒掉老板,用攒下的启动货币,开启自己的人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再是做一个好员工,甚至不再是做一个众人、普世的价值里期望的自己,不再是一个按照所谓的价值体系判断的更有“价值”的自己,不再把自己的宝贵的时间贱卖,而是真正的把时间用在自己的太阳上,抑或是花在寻找自己的太阳上,可以是游戏主播,或是网文写手,可以是旅游UP,或是,或是你想做的那个自己。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追求的不应该仅仅是那些货币符号,更不应该被所谓的货币所困囿,而应该是更深远、更重要、更珍贵的东西,哪怕仅仅是取悦我自己。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凌晨三点的打印间
讲来也颇为搞笑的事情,这个行业,我一直说并没有什么艰难繁复的奇巧,更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通俗的说是合格的初中生都可以干的行业(P.S.当然由于行业里从业都是人精的缘故,想要继续做好,那要求确实是不低,主要是双商,甚至是外形、财力、背景方面,间或有之,此间略过,以后再开新坑聊这些),由于要行文的缘故,我盘点了自己从业以来学到的东西,想一件件的和你们娓娓道来,但说来搞笑的点是,我学到的绝大部分东西,可能是不干这个行业也会学到的,或者入职以前就已经会了的,但有一件事情,是入职以后,学到的第一个本行业的特色技能,甚至还有着时代烙印,那就是打印和装订,因为,很残酷的是,学会他你才可能有机会睡觉。

我实习的那个年月,还是纸质打印底稿(底稿是IPO申报工作的过程稿件和原始稿件,逻辑上应当是一边准备IPO,一边执行尽调程序并完成相应底稿,但在草莽年代形成的陋习是,往往先怼主要的申报材料,随后再提交底稿前,有实习生根据主要申报材料倒推出底稿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保证底稿和申报材料的一致性,但问题是,这事情本末倒置了啊,苦了那些做底稿的实习生了^.^),打印材料,要带着一大堆材料去京海市的CSRC(此处脱敏防吞)提交相关材料的年月,那时候“券商的家——荣大快印”(这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以后开新坑详聊),还没有这么贵,更没有那么好的底稿服务,大部分的底稿还都是实习生手搓,然后通宵的打印、复印、制作,不可避免的要遇到打印机深夜卡顿的情况,若是实习生不会打印机维修技能,那恐怕是要少睡好几天,轻则项目延迟,重则实习生生病住院(熬夜太多所致,并不是正式员工责怪所致)。

嗯?!夹带个私货,何为轻,何为重?君为轻,社稷百姓黎明为重,项目为轻,人命为重,此处观点必是同行业内部分大佬不同,见过太多为了并无多大意义的那么几小时冲刺,那么一两天的冲刺,要让团队通宵、吐血的故事了,券商、金融业乃至整个民族、家国都应如此,人才是最主要的固定资产,教员在近百年前就曾说,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醒之,某些肉食者,爱护一下,从业者吧,醒之,众多从业者,不要在茫茫然为了无意义的事情损失身体了,健康如同上一篇的时间一样,才是你最宝贵的东西。

那是一个夏夜的深夜,大概是凌晨2、3点钟,我和小伙伴一同在中兴公司做Summer(暑期实习生不同于日常实习生,暑期实习生往往还有一整年就毕业了,也就是大概3-4个月后他们就会以应届生的身份进入秋招,所以,通常公司的暑期实习生都是以留用为目的进行招聘、选拔、培训和考察的,要求也远远比日常实习生或者小黑工要严厉or残酷的多)。

当时,我们俩所在的团队,服务的对象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因此,对于各种周边的材料的繁杂程度、各种文件的校对工作都远比面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客户的团队的要求要高得多,甚至经常要帮助甲方的部分人员完成看起来应当是他们自己完成的工作,但由于双方企业地位的不对等关系,我们所在的团队也经常要帮助这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内部人员完成一些他们自己的事情,这种全方位的服务其实也是这个行业的行规罢了。

那一夜开始的前一周,包括我们俩在内的很多团队成员,已经在为一个国有控股集团的Pitch材料(通常为PPT格式,用于首次接洽客户的时候向他们展示中兴公司的优势、行业地位等,同时,也会展开对于客户的一些理解,以向客户展示,我们自己公司很牛,我们还很懂你们的诉求,我们可以服务好你们,是这个行业里的证券公司首次拜访客户的惯例做法之一)忙碌了整整一周了,经过VP(通常为一个执行项目的实际指挥、牵头、负责人,也称副总经理等,但行业内还是叫英文Vice President的缩写居多)的分工、审阅又整合,终于形成了一个完整稿件,并已经通过MD(董事总经理,一个团队的实际负责人、领导人,是投行的执行序列里的最高级,在向上就是管理层了,Managing Director,英文缩写和中文称呼的都挺常见,大概因为MD是真的有实权的总经理,虽然不是其他公司理解的那种总经理要管理那么大的规模,但一个团队少则10人,多则40,乃至上百人,都是由MD管理,考虑这帮人的产值和人均工资,一个MD实际上的管理也相当于一个企业了,而VP这样的职位,其实并无管理实权,而如果叫中文称呼,副总经理就显得似乎言过其实,所以行业内普遍还是对VP、ED这样的职级叫其英文缩写居多吧,关于投行的职级,后面会再开一个章节)的最后审阅,已经完成,达到了交付打印装订的阶段。而这个打印、装订的工作,自然是由团队内最低职级、年轻的我们两位暑期实习生来完成了,那个时候中兴公司(也是土券)和部分内资券商(本土券商、也称土券)还不太一样,他们是有自己的打印机和打孔装订设备的,同期的一些内土券,虽然配备了打印机但并无打孔装订设备,往往要去荣大进行打印装订Pitch book(项目建议书)的操作。对,那个打印、装订的一条龙学习,是我们俩进入summer之后学习的第一课,虽然在这一次打印Pitch book之前,就已经经过了相关培训,但这着实是我们俩的第一次。

Pitch book经过层层审阅,重重小错误的修改,传递到我们手上,交付打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了,我清晰的记得VP和其他几个同事就在那个格子间里坐着,等着我们俩去把他们打印并装订好,经过我们俩的一番无脑、机械化的操作,终于完成了第一本的打印,按照我们组的风格这个时候,会先拿第一本出来,交付给正式工进行一个审阅(由于很多错误,用电脑是发现不了的,而用纸质的材料却很清晰的可以看到,比如一些行距的不统一、框框的没对齐、logo的大小不一致、前后页的相同东西的位置变化等等,繁文缛节,或者叫细节里的魔鬼),随后再去大规模印刷。第一本打印出来后,匆匆就送了出去,我们俩同时在研究装订工作,对于这个打印工作相信屏幕前的各位都不难理解,但实际上第一次无脑打印ppt的时候,有可能是不合适的,因为他涉及到封面图片缩放、书脊等多种考虑,当然以后熟能生巧的话就并不存在摸索的问题了,但装订工作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是用一个打孔机,先在书脊处打印出一排孔,然后再用一排铁环套入这一排孔,在用特殊的压环机,等量的均匀的缓慢的把这一排铁环压到贴合,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讲究用力的均匀,否则就会出现上面紧,而下面松,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压到位,如果用力过猛,就会使得铁环空间太小,而书页无法正常开合转圜,如果太松,又会间隙太大而掉页,因此,根据每本Pitch book的厚度不同,还应当选择不同尺寸的铁环,以达到恰恰好的目的,这个过程宛如东家之子,增加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对于第一次操作的我俩,着实弄得一头大汗,也不能压出一个完美的环。

最后那一夜由于打印出的首份材料在大家审阅里发现了陆续需要调整的小错误,以及上文介绍的首页的打印缺乏经验导致首页的缩放比例并不合适,更重要的是由于压铁环的技巧还需要多次摸索,我们那个团队,折腾这十来本Pitch book,搞到了后半夜,大概是在三点钟吧,我们俩,再压报废了20-30根铁环后,终于压出了那个所谓的“圆满”的圆,而正式工团队,也三番五次的审阅、校对修改,满意了最后一版本的没有错误的,横平竖直的,logo对齐的,“完美”的Pitch book。

这中间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睡眠,那一夜对于我们俩,只是熟练的掌握了压环,算是以summer身份进入投行后学到的第一课吧,核心是对于细节的执念,近乎偏执,多年以后,哪怕随性如我,也很难讲,这种执念是毫无意义的,确实如果面对一个漏洞百出的Pitch材料,任谁也不会认为交付这样材料的团队能够干好IPO这个更为纷繁杂乱的工作,投行的第一课学到的虽然是打印和装订,但整个行业里最优秀的那一批从业者,对材料的孜孜追求,宛若在人工雕凿一个“东家之子”,对“增加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效果的不懈追求确是一以贯之的。虽然而今的我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但这个行业里的这种对于完美、无错的追求精神,我是深深的认可的,与诸位共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我的报销款到了吗?
讲一个怪事,一个时隔多年,想到他都会诧异的戏谑之子,这是我从业十年间,听闻的最奇葩的实习生的故事了。

初见上官生,并未留下多深的影响,挺朴素的一个小伙子,讲话声音不大,带着一副眼镜,发质比较柔软飘逸,一副江浙地区的温婉模样,仪静体娴的感觉,和我们这种西南边陲的小城出来到京海市打拼的“小镇做题家”不同,上官生俨然有着江浙地区良好的滋养、人文的浸润。我和他的接触并不太多,偶有几次公司见面的攀谈,了解到他并非是我们这行常见的学历背景(中兴证券虽然不是行业里的绝对头部公司,但也可以算至少是胸部证券了?,因此,常规的头部券商学历背景清一色的箐箐大学、蓓蓓大学,虽然这些学校毕业生胸部证券也会间而有之,但更常见的还是国内TOP二十、TOP10的大学毕业生了),那么很显然,他是VIP了(没错,行业内对有背景的人的统一称呼,这个行业基本只有两种从业者,要么是小镇、大城、海归做题家一路打拼出来,要么就是生在了好家,靠爹妈进来)。虽然中兴证券不算是头部,但作为胸部证券,依然有大大小小不少的VIP的,尤其是实习生,甚至某些团队的实习生都是VIP居多,因为参考前文,这个行业卷的要求实习生都是有经验的,那么有个胸部证券兜底开始第一份实习,无疑对于后面刷简历都是好看的,步步升高的。一番打听下来,大抵父母或叔伯是一统集团的高管,而一统集团恰恰是中兴证券的大客户之一,有着此番渊源,上官生进入中兴证券实习,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故事了。

通常这样的VIP来到中兴证券实习,也就是待上个2、3月,刷上一轮简历就满意的离开了,双方互不相怨,但,没成想小同志离开多月后,依然时常会和他的带教老师发送,诸如“我的报销到账了吗?”的问候。

这个事情还要从他入职后的第一个月讲起。通常,由于投行的人员多要去甲方(发行人)的办公地驻点,这一出差,长则1-2月才回家,短则1-2天,更常见的模式多是周一去而周五返,由于这批投行人员基本都驻扎在了发行人的工资地,就好似他们的员工一样了,那么行业内的通识的规则是,发行人会承担这批投行人的餐饮、住宿费用,至于这中间的标准,逢俭不由人,客随主便,既有丰盛的基本没有餐标,住宿提供四星、五星的大方的发行人,也有指定严格人均标准,甚至由甲方来点每餐的盒饭,或者控制在食堂就餐,或者控制人均住宿标准到汉庭、如家等,甚至提供员工宿舍,多人间住宿的控费的发行人,这中间的差异程度、方差之大,堪比这个职场上你遇到的好人和坏人,上限极高又下限极低,具体每个发行人如何,全靠项目组成员的运气了。

那么很不错,上官生开局就遇到了好发行人,上官生去到的第一个项目是个好发行人,并没有为项目组的餐饮住宿报销设立多么严苛的考核,而这期间内,项目组成员自然也是投桃报李,虽然没有严苛的控费,但也遵循款项专用,尽量节俭,兼顾项目组执行之便利,又能尽量为发行人节约费用的原则来执行,这期间自然是有着很多默契。例如,发行人并没有控制说500的酒店并不能住,但项目组尽量都是参考发行人自己内部的执行标准选择200多、300多的酒店,偶尔因为满房的缘故,项目组去体验一下那附近500的好酒店,发行人也从未提过异议;餐饮方面也是,保证多达10数人的执行团队能够吃好吃饱前提下,并未进行严格控费,也未曾有过浪费;这期间双方默契的执行着,已然多年,是的,一个IPO执行期,三到五年都是常事,以前的主板时代,更久也不是没有,近几年注册制的开闸,大幅缩短了这个执行期,二到三年还是有的,倘或遇到项目延期,哪怕科创板注册制,做个三五年的也很常见。

这份默契被上官生的到来打破了。

上官生作为实习生,涉及的报销无非就是自己的住宿和打车的交通费用,通常会依附在正式员工的报销单后面一同呈递给发行人,而不成文的规定,团队餐饮通常由高职级的人埋单,并一同报销(这一条,在行业内某家头部券商的员工手册上写了,写作团队多人用餐,应当由最高职级埋单后统一报销,笔者读到后颇为感触,所谓以人为本确当如此,因为行业里确实有不少人,让或者纵容或者忽视这一点,而经常由最低职级、实习生来点餐埋单,可能他们理解反正是要报销的,但低职级的他们,甚至是实习生的流水很少的,多人用餐的资金压力很大的);而那一次,上官生的带教老师由于那几日不在现场,而且临近春节,就把自己整理好的自己的报销单据快递给了在项目驻场的上官生,请上官生附上自己的部分后,交付给发行人报销。

这一次的流程倒置,出现了问题,而事后大家才知道,作为每日负责团队点餐的、带队的带教老师,大约也只有几千块钱的报销,而附在其单据后的实习生,只需要承担自己的住宿和打车,以及少量独自在项目现场的餐饮的上官生,居然贴敷了上万块,事后和发行人的核对工作发现其中不乏,数百块的出租车票、离发行人几十公里的酒店住宿、数百块的餐饮费用等等,不一而足。而事后才知道这些的带教老师,是在复工后,接到发行人的通知,限制团队出租车费用、限制团队住宿费用等等新增的奇怪的异于往常的打破默契的通知后,才后知后觉这些事情,而且与此同时,收到了发行人只能看到的是以他的名字申报的那笔报销款,而并不知晓其中是2人的合集,发行人按总额向正式工打来了报销款,戏谑的是,扣除自己的部分以后,带教老师将上官生的上万快交付给了他。

嗟乎,这家发行人是多么仁厚,明明知晓了这笔报销单的奇怪存疑之处,依然把款项打给了正式工;又叹哉,多年合作、达成的双方默契、信任,被上官生一叠纸,毁于一旦,甚至他的那笔上万块,也是烧掉了,团队、带教老师在甲方处建立的多年信任,而获取的;又哀哉,那位正式工,为何原封不动的将钱款打给上官生?只不过是碍于他是VIP的身份,这期间的利害那位实习生的带教老师又如何判断,可叹吁。

事后,所幸的是,团队将前后因果与发行人解释清楚了,团队的执行、报销在经历一小短时间的波折后也回到了往常,而上官生,听闻是在报销时间发生后,立刻被调往了两大国企项目,而国企项目,据我们所知,通常是不会有任何的团队报销的,所有餐饮住宿,所需的所有日常花费,均会由发行人指定、安排、对接、垫付好。

而上官生据说在已然离开那个默契的发行人的办公地后,还时不时的给前任带教老师寄去一叠一叠的发票,并时不时的发出灵魂询问:

“你好,请问我的报销款到了吗”

……

这样的灵魂之问,一直持续了多月,直到上官生的实习早已经结束,甚至跨年了,都还在持续询问……

可叹哉,上官生也许永远无法明白,他的报销款不会到了,一如做人做事的这份默契,以人度己的这份思量,于慎独处守、于无声处敬的这份品格,一如投行的东西是没有人来教你的、要靠你自己悟、悟出来就是悟出来了、悟不出来就是悟不出来的这份行规,这些上官生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了。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5-7-13 03:37 , Processed in 0.385177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