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6051|回复: 16

[争议点讨论] 如何保持保代考试含金量而不至于沦落为从业资格?——2012考后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 20: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与参加了2012年保代考试的同事取得联系,询问今年考试的情况。同事反映今年的考试题目与往年有很大不同,不像以前经常出一些偏题怪题。今年的考试题目都很正常,并且在划定的范围之内。在注重理论的基础上,考试内容更侧重于实务。
之前就有很多分析认为,以后保代考试的难度会降低,并且可能每年考3-4次,与从业资格差不多。如果真的那样,保代考试的含金量将会大打折扣。而且从证监会的政策导向来看,也比较普遍倾向于降低保代的地位,保代的薪资水平也不会像以前那么高。照此发展下去,保代这个金领以后可能会渐渐沦为高级白领,追求保代高收入的人群也可能会考虑其他选择。
鄙人认为,保代考试虽然不能像以前那么难,但保持该考试的含金量还是很重要的。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该更侧重于实务操作,以防止哪些整天看书,不做业务的人考过,以后再做项目之后反而很多问题都不会处理,只知道照搬书本知识。每年3-4次保代考试明显过多,但每年2次还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在给每个人更多机会的同时,也注意保持身价。
以上仅为个人愚见,欢迎各位同行人士发表自己的见解。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2-12-1 21: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合理不合理,市场说得算。保代的制度红利已经消耗殆尽,剩下的需要投行兄弟们的执着与敬业。我预计会里放宽保代考试,可能还有更多的想法,将来会让保代涉足更多的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21: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合理不合理,市场说得算。保代的制度红利已经消耗殆尽,剩下的需要投行兄弟们的执着与敬业。我预计会里放宽保代考试,可能还有更多的想法,将来会让保代涉足更多的领域。

那就需要再想办法保证兄弟们的工作热情了。关掉一扇门,就必须打开一扇窗,否则没人愿意继续呆下去,总要有点盼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 21: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有进有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 21: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所有签字的项目都保代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 21: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意。保荐代表人古固然需要专业知识,但更需要的是人脉、圈子、个人魅力,没有一个行业需要用一个考试来衡量真正的人才。金融的各个细分行业,也只有保荐代表人有资格考试了。基金、信托,同样众多优秀人才,有考试吗?
无奈,喜欢做中介,只能努力是适应这个细分行业的大趋势

点评

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基础上的交际和人脉?呵呵,中国实在不缺这种东西啊,如果没有这么严格的审核和考试制度,以后投行不需要从名校招生了,像外资行一样去找红二代或者北影中戏的美女吧  发表于 2012-12-3 11:39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先锋币 +8 收起 理由
王军 + 10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2-12-1 22: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考试是否通过与是否做项目关系不大,关键看有没有时间看书、喜不喜欢看书,善于记忆的人、不断找题目做的人不做项目照样考过,我们公司这样的案例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 23: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不偏,上午考试没做吧?楼主参加一下或多问一些人可能对这个感受更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09: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不偏,上午考试没做吧?楼主参加一下或多问一些人可能对这个感受更深。

我也想参加,但是时间还不够啊,受限,没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0: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bruce1225cn 发表于 2012-12-1 21:57
不同意。保荐代表人古固然需要专业知识,但更需要的是人脉、圈子、个人魅力,没有一个行业需要用一个考试来 ...

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知识是基础,经验也更重要。虽然有人去做交际、找人脉,但实实在在的工作还是需要基层这些人去做的。这是不同分工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点评

交际、人脉是中国社会的悲哀!  发表于 2012-12-2 1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5-9-12 14:34 , Processed in 0.209967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