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ensidarkhorse 于 2011-1-9 11:09 编辑
分析: A、因B公司被法院宣告破产,A公司对B公司的应收账款计提50%的坏账准备—不属非 (与应收账款有关的也就只有“(十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与题干不相符,即可以理解,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属于经常性损益?理解成日常经营风险而产生的拨备) B、因合同违约,B公司将A公司告至法院,但还未宣判,A公司预计负债500万元,并计入损益—属非 (与预计负债相对应的有“(十三)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题干中提到因合同违约,未提是否经营合同或者别的合同,我理解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预计负债主要为每年可以合理预计的退货比例、维修退保费用等预计负债拨备,也是以是否属于日常经营风险的拨备来判断,上述情况不符合分析,因此第二个选项属非) C、A公司在市场上购买B公司股票,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购买时的手续费等支出—属非 (根据“(十四)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未提到购买时的手续费支出,但是根据配比原则以及会计处理原理,交易性金融资产购买时手续费支出归入当期损益,应该比照(十四)中的处理方法。属非) D、固定资产盘盈所得—属非 (题干符合“(二十)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一般情况下,非经常性损益的涵盖范围包括所有营业外收支) E、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属非 (题干符合“(一)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但是处置投资性房地产产生损益的核算科目是其他业务收支,也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副业啊。个人判断,也没有人规定计入其他业务收支的就不能是非经常性损益,而且处置活动会导致业绩波动过大且难以持续,所以根据实质性原则,应计入非经常性损益。) F、A公司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小于原成本的部分—属非 (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有“(十七)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但是仅列举了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损益的情形,因此无法直接判断是否属于经常性损益。个人判断,根据实质性原则,应归为非经常性损益) G、A公司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公允价值小于原成本的部分—属非 (同于F) 因此,结合选项E、F和G,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投资性房地产除了以成本模式计量的各期摊销成本可以归为经常性损益外(其他业务支出,属于比较持续而稳定的经营行为),其他情况包括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①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②处置,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①后续计量、②转换、③处置,均应该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不知妥否。
----------------------------------
参看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年修订)
二、非经常性损益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一)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三)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四)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五)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八)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九)债务重组损益; (十)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十一)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十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十三)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十四)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十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十六)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十七)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十八)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十九)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二十)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二十一)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