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1068|回复: 2

道德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5 22: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的《道德经》
大学的时候就背,据说高声念出还有强身健体之功效

常常看,虽然还是一塌糊涂,但是多少还是有些收获
作为中国道家开山鼻祖之经典,自然有其法宝在里面。
发表于 2010-4-26 15: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一个北大的哥哥,是天天都有打坐念道德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16: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的古老智慧告诉我们:我只有三件事要教你们:纯真、耐性、慈悲。这三件事是你们最重要的财富。在行动和思想中保持纯真,就能回到生命的本源。对朋友和敌人保持耐性,就与万物之道一致。对自己慈悲,就能使世上所有生命和解——见陈寿文《以伟大的爱去做微小的事》
以伟大的爱去做微小的事

本文见《金融实务》2009年第12期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07日

我们发现自己愈来愈孤立、寂寞,不仅与人隔离,也脱离了生命的自然网络。一个人在车内,在房子里,用手机、随身听紧紧夹住耳朵,深深的寂寞和内在的贫乏感,是现代社会最普遍的悲哀

陈寿文

  金融市场是现代社会获得财富的主要活动场所,但幸福而非财富本身,才应是参与其中个人的追求目标。获得财富的方式和日常的内心感受及使用财富的方式息息相关。很难相信一个过度投机者的个人生活能够离开声色犬马;反之,一种具有内省力、平和的心理状态必然会令获得财富的道路更加稳健扎实。因此,金融市场中人有必要了解禅修,为自己的心灵打开一扇窗,从而脱离在时间中的焦虑、价格涨跌的轮回和“钱很多、幸福很少”的怪圈。

  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是当代美国佛教的代表人物。成长于美国东岸一个科学与知性的家庭。一九六三年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主修亚洲研究,一九六七年毕业后,前往东南亚修习佛学。他跟随南传佛教大师阿姜查五年,接受扎实的内观训练,回美国后又取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从事心理救助工作。他身兼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结合这两个领域的经验写成了这本被誉为“继《西藏生死书》后又一开启智慧与慈悲的灵性巨著”的《踏上心灵幽径》(A Path With Heart)。

  照胡因梦看来:西方社会里能兼具主观的实修体验以及客观的认知能力的精英,寥寥无几,而康菲尔德可以说是其中最擅长说故事的,语言平易近人,又能恰如其分地传达灵修奥义的博学说法者,他也是将南传佛法介绍到西方的禅修大师。

  康菲尔德主张结合禅修与心理治疗,将灵性修行落实于日常生活,并且将修行重点从心智(mind)的专注力和观照力转到心灵(heart)的情感疗愈能量。书中充满灵性的抚慰,提供各类初阶到进阶的修行方法,也点出物化灵性与灵性团体的潜在危险。康菲尔德不但是个说故事高手,穿插文中的诗篇、哲语更为这本优美的灵性之书增添丰富的文学性。

  自康菲尔德18岁在达特茅斯学院遇到了教授佛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陈荣捷(Wing Tsit Chan)博士,受他启发开始学佛至今的这些年,他主要想尝试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活出灵性的修行,如何让它在生活中的每一天开花结果?

  现代社会否认我们对事实的觉察。我们用否认来远离生活的痛苦和困难,用上瘾的行为来支持我们的否认。上瘾是一种强迫性的重复依赖行为,是我们用来逃避感受、否认生命的难题。广告怂恿我们跟上时代的脚步,继续消费、抽烟、喝酒,渴求食物、金钱和性。上瘾让我们麻木,看不见真实,助长我们逃避自身的经验,我们发现自己愈来愈孤立、寂寞,不仅与人隔离,也脱离了生命的自然网络。一个人在车内,在房子里,用手机、随身听紧紧夹住耳朵,深深的寂寞和内在的贫乏感,是现代社会最普遍的悲哀。

  许多人希望通过灵修来逃离这种内在贫乏的生活,这是对灵修的误解。康菲尔德认为投入灵性生活时,最重要的事是:我们必须确定自己的道路与心联结。因为真正的灵性生活需要深度地开放自己,直面自己的贪婪、无价值感、愤怒、妄想和浮夸,开启智慧与无畏来超越这些力量。我们需要精神勇士的心来直面自己的生活,包括各种苦痛和限制、快乐和可能性。他发现在我们所有的活动之下,深藏著对爱和爱之行动的渴求。灵性与占有或智商无关,而是一种爱的能力。当你拥有这种爱,就踏上了专属于你的心灵幽径。这条心路允许痛苦穿透我们,碎裂的心将在此得到疗。

  想在灵性上成熟,就要放下僵化和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找到弹性和喜悦。随着灵性的成熟,就会带来心的柔软,自然表现出自在与慈悲。水果成熟时,自然会从树上落下。在灵性生活中,如果时候到了,心就像水果一样开始成熟、变甜。我们的修行会从青涩、艰难的成长期(寻找、发展、改善自己),转变成在奥秘中安住,从信赖外在形式转变为安住于内心。

  成熟的心不会有完美主义,它安住在存有的慈悲中,而不在完美的楷模里。灵性生活并不是寻求收获或成就,它的基础只是放下、爱、向一切敞开心房的能力。没有完美主义,心就能把我们遇见的苦难和不完美转变成慈悲。为我们曾有过的无知行为或仍留在我们心中的恐惧而产生的罪恶感、指责或羞愧,无法发展出仁慈。

  真正的灵修在于我们亲身的生活,而不是任何特殊经验或我们信奉的哲学。我们并不是要采纳一种哲学,或是盲目遵循一个伟大的老师或一条迷人的道路,我们必须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事物。这是一种发现真相的意愿,没有模仿,也不是追随别人的智慧。

  人在灵性成熟时,就能与矛盾自在共处,欣赏生活的模糊之处,包括其中的诸多层面和内在冲突。于是能了解生活中的反讽、隐喻,发展出幽默感、拥抱整体的能力,并以宽宏的心面对其中的美丽与丑陋。《道德经》的古老智慧告诉我们:我只有三件事要教你们:纯真、耐性、慈悲。这三件事是你们最重要的财富。在行动和思想中保持纯真,就能回到生命的本源。对朋友和敌人保持耐性,就与万物之道一致。对自己慈悲,就能使世上所有生命和解。

  佛教传统教导我们,所有生命都是珍贵的;要看到所有事物的珍贵性,就必须对生活全神贯注,灵修能使我们拥有这种觉察,“当下”和“单纯”的特质开始逐渐渗透我们的生活时,内在就会显露对地球及众生的爱。读完这段文字后,请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走向生命的尽头。现在回忆你的一生,然后回想两件你做过的善行。不需要是伟大的事,让回忆自然浮现。

  在这种冥想中,几乎每一个人回忆起这种善行的人,都发现它们是出奇的单纯。对某些人来说,良善的片刻只是很单纯地在父亲死前诉说自己对他的爱,或是在百忙中抽空帮出事的姐姐照顾小孩。生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什么惊人或伟大的事,而是人与人彼此触动的时刻,是我们用心关爱他人的时刻。

  这种简单而深刻的亲密关系就是我们都渴望的爱。这些触动和被触动的片刻可以成为活出心的道路的基础,它们以最立即和直接的方式发生。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这样形容:“在一生当中,我们无法做出伟大的事,只能以伟大的爱去做微小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4-5-5 00:38 , Processed in 0.19025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