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40350|回复: 82

[未过会讨论] 近年来IPO项目未过会分析(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6 17: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准文本: 近年的IPO项目未过会原因分析

主讲:METRO
地点:在投行精英群主持的讨论会

一、第一类原因:因为某些经济技术指标问题导致的逻辑性问题
某电子元器件企业。
为什么不过会? 两个原因
第一,由于原材料如铜等涨价,电子元器件毛利率下降,前三年业绩实际是下降的,但是,企业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方式,将三年业绩做成了一条水平线,没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因此也反而弄巧成拙。
  第二,主打产品的产能利用率为60%70%的样子,但仍要大上原有主打产品的规模。别人会问:原有设备还没用好呢,还要上新产能?
(另外的原因:据说是某业务资格当时即将暂停的券商做的,可能项目人员、券商也无余力做沟通。)
  提示:从这个项目上可以反映出一个问题,投行人员不仅要重视财务数据与财务指标,也要高度重视经济技术指标的变动。
  如证监会曾专门派人调研过某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什么财务成新率这么低,50%不到,还有这么好的业绩。
   比如产销率的波动,比如业务分部毛利率的对比,不同经营模式毛利率的对比,都可能被关注。
比如,你是做出口的,一直强调说要加大出口,但发现出口的毛利率远低于内销毛利率,且持续如此,如何解释企业的经营模式的发展战略呢?
比如,你是做代工的,强调要自创品牌,但发现你代工的毛利率远高于你自有品牌的,如何解释呢?开始一年,打市场,可以,持续如此呢?你的自有品牌强化战略有前途吗?
  所以,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一定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成功亮点结合起来,不要出现矛盾。
现在投行人员做招股书有一个问题,业务与技术这一块,只是披露,未去分析其中所隐含的问题。所以首次上报后,被他们问起来,应被动了。这里不是让大家提前做处理,而是提醒大家要提前注意。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17 +15 收起 理由
risehunter + 2
softgreen + 15 + 1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17: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IPO项目未过会分析(2)

二、由于举报等原因被否或暂缓
有两个项目,均暂缓表决。均是因为举报。
第一个被暂缓的项目,是因为竞争对手举报其有技术复制或剽窃之嫌。
第二个项目,因为在施工中死了几个人,在施工过程中,上会前被人举报有安全事故。当然它的毛利率下降得较快,也是一个原因。   提示:这两个项目被暂缓,反映了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减少举报,如何对待上市中的举报问题。    对会里报的材料是严格的,对其他政府部门、协会报的材料未必是严格的,这种统计口径不统一,也有可能形成举报。    曾经有一个项目,对会里报的财务数据是真实的,对当地政府报的收入数,超了实际数差不多十倍,结果弄了个全国劳动模范。但是举报了。    委托持股,拖拉机,没有摆平,结果实际持股人举报了,查实有据,最后怎么样?上报材料有重大遗漏,三年不能上报了。    实际持股人举报的原因很复杂:比如说,实际持股人两口子,离婚了,财产要分割啊,这块委托持股怎么算,找公司啊。公司不能分割,利益纠纷出来了,然后…再有啊,内部人离开了,和老板有矛盾,但参与过此事的人,也会整事。
其他举报事:公司采购的原料供应商设备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环保排污不达标;有举报走私的,有举报业绩造假的,有举报编制虚假文件的,有举报停产的。
举报是难免的。能做的是:第一,上市要低调,尽量不做任何宣传。第二,人员要稳定,特别是财务总监和董秘等。第三,对各级部门上报的材料尽可能一致,不要吹牛。    与信息披露相关的另一点心得是:百度下你的客户以及你的客户老板,看看有什么问题。有个项目,据说是新疆的,被人百度出:老板涉嫌当地一官员的行贿案,这就讲不清了。江苏有个项目,百度出环保问题,也不好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17: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IPO项目未过会分析(3)

三、由于持续经营能力或核心竞争力否决
这涉及到投行对业绩下降公司的前景预测,及对行业周期的判断问题。     否决案例:珠海的那家,铜价上升太快,漆包线用铜啊,成本上去了。 产成品价格上不去,行业地位不高嘛,成本转嫁能力弱,结果没过会。    不是有几个重点关注的问题吗?第一个就是,外部竞争环境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这家就属于这种情况。行业地位偏弱,再加上外部经营环境恶化,发审委不放心你能挺过去,       前几年的投行项目,一个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由于彩电价格大战,导致上游吃紧,让其由半年的2亿利润变成全年的亏损。外部经营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别人看不到你的持续经营能力的充分证据,不好帮你。
提示:所以,这个主题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对于IPO管理办法中的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与解释。第二,核心竞争力要有足够的证据。  
我的总结是:三个重大不利,三个重大依赖,不能有。有就要重点解释。
三个重大不利是:外部经营环境的重大不利变化,经营模式的重大不利变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重大不利变化。     三个重大依赖是:对关联方或主要客户的重大依赖,对非经常性损益的重大依赖,对不能合并报表的投资收益的重大依赖。      另外一点是,不存在重大的诉讼或仲裁事项。
“三三一” ——这七个方面,是软性的,没有硬条件,但往往是被否决的主要原因。要在这七个方面多下点功夫,招股书中,不着痕迹地将其化解,那是真功夫。不行的话,专门做好解释,等着别人来问,也行。      关于核心竞争力,不要非总结出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可以通过一些证据,证明我是有核心竞争力,也行。 如何证明呢?一位发审委总结了几个方面,  第一,行业地位前三名,或至少是细分市场或细分产品的前三名  第二,具备定价能力,或至少有将一部分成本转嫁的能力
比如说,上游提价了,你也能跟着提,这也能说明问题。  第三,客户的区域分布是否广大。       如果限于一省,不是好事。要做到全国性甚至全球性市场,才是好的。  第四,客户数量是否足够多,而不是少数几个客户。        几千家客户,前几名客户占的比例不高,是好事。如果几十个客户,主要依赖两三个大客户,不好。这是一般而言的,对于工业企业而言。  第五,技术含量,有没有技术门槛。        多少总要有些技术门槛吧,没有发明,有KNOWHOW也行啊。要有证据证明这一点。       上面讨论了三种情况不过会的原因
第一,经济技术指标导致的问题
第二,各种意外因素导致的举报问题
第三,持续经营能力或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第四,投资项目问题,继续投资项目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17: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IPO项目未过会分析(4)

四、投资项目原因导致不过会
关于投资项目,话又长了,最近很多优质公司,就是倒在投资项目上。 否决案例:某服装企业(这个名字大家也猜得到),投资项目不合适。问题在哪里呢?
第一,是产能上得过大,市场前景讲不清。  第二,虚的项目较多,营销网络这东西,专营店这东西,花多少钱,说不清。  第三,发出商品的存货量很大,且增长过度,让人对现有产品的销售前景有疑心,进而推断投资项目。
投资项目其实也考验投行的判断力与策划力:
第一,投行介入要提前,不要等别人弄完可研报告了,再去搞摘要。可研报告编制时就要介入修改与定稿。
第二,不要搞全新的产品(未卖过的行不行,谁知道?)、研发项目少搞,营销网络少搞。多做基建项目、技改项目等实体项目;第三,投资回收期啊、盈亏平衡点啊,要介入策划,或至少知其然。
否决案例:另外一个项目未过会的原因也是投资项目问题。
第一,项目用地还未完全落实。  什么叫落实?至少应有土地出让合同吧。可是原来批的地,省里要搞招拍挂了,所以用地指标本来有的,去年9月份以后拖下来了,至今土地出让合同未取得。    第二,一个核心产品项目,需要日本方的技术转让合同,但是日本只在意向书签字同意转让技术,未签订正式文本。正式合同没有。而且这个项目的产品还没有实现销售,仅处于中试阶段。相当于一个中后期的研发项目,尽管标注为技改项目。    第三,会里让将三个项目砍两个下来,企业不同意,只砍了一个。不讲政治啊。
投资项目问题,一直而且将会越来越成为审核的重点。
否决案例:宏达股份,大股东拿现金认购,真金白银啊,没过。具体原因不清楚。看网上分析,深以为然。定增后每股收益才增加3分钱,几乎不能提高上市公司业绩。所以…
提示:投资项目其实也考验投行的判断力与策划力:
第一,投行介入要提前,不要等别人弄完可研报告了,再去搞摘要。可研报告编制时就要介入修改与定稿。
第二,不要搞全新的产品(未卖过的行不行,谁知道)、研发项目少搞,营销网络少搞。多做基建项目、技改项目等实体项目
第三,投资回收期啊、盈亏平衡点啊,要介入策划。或至少知其然。  技改、扩建、改建的区别:
以前有个不太严格的定义,基建项目呢,是计委批的,即属于完全从无到有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技改项目呢,是经贸委批的,属于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改建、扩建的,一般不需要新增用地。现在,其实一个项目,是否可以叫技改,没有严格标准了。

附录:某个项目未过会的反馈意见或背后的意思
董事长不是实际控制人,募投产能增幅过大,发审委质疑回报率过高,募投项目直营与过去代销发生较大差异,公司销售增长缓慢,公司行业地位一般,主营业务产品三年没有增长,利润增长来自其他行业,公司向股东租房、租地,公司董事长近三年发生2次变化,材料制作粗糙,前后存在矛盾。

五、其他方面原因:与上会陈述相关的。
各种意外的原因,上会的态度、陈述、现场表现方面。
否决案例:某山东公司董事长,第二天要上会了,本准备头天去的,美国来了大客户,没去成,副董事长去的。否了。上会陈述的确很重要,一点不夸张,十几亿交给你,董事长都不来,委员放心吗?
  否决案例:在会陈述时,委员问,银行不是不能做实业了吗,你这个公司怎么还有银行作股东啊?董事长答不上来。(其实已经清理了,只是过户手续未办完,但上会前准备不充分)否了。(这个否得太冤,公司不甘心啊,请求复议,会里也滑头,请委员对是否复议做个表决吧,委员投票不同意复议,得。搁这里了。)

否决案例:在会陈述时,委员问,你和外国公司搞合资的公司不错啊,这个外国公司的披露得不多,能否再披露详尽一些。董事长说大了,没问题,它的详细情况我们完全掌握。会上是过了,会后要求补充披露这家跨国公司的全球子公司的财务情况,晕了,外国人没义务配合你啊。又搁这里了。过会了还发不了哪。  
否决案例:公司做变压器的,为什么上年末存货突然增加这么大啊,而且是产成品为主(其实是以单定产的,订单增加了呗,有些数据解释就行),董事长不太清楚,董秘口头不利落,越讲越有问题,否了。  
否决案例:某公司董事长,按发审委的话说,口才好啊,北京人,天文地理,国内国际,一个问题可以讲到没边没际。否了。委员们认为,这位可当政治家,不适合搞企业。不放心。
提示:基本面是一方面,但上会陈述也很重要,委员们三天看一个材料,如果企业基本面属于可过可不过的,真的是,一念之间。所以,一定要做好上会的准备工作。

附录 供大家参考:
沪士电子的否决原因,春晖网吧上有,我比较认同其上的分析,大家可以看一下。 三全食品的,可能与福利企业有关?  云南绿大地的,LH做的,否决原因未知,据说是税收优惠折股了,还是其他,不确定。  江苏宏达的,原因不明。  去年的河北房地产的,据说与项目提前建设后信息披露不实有关,当然也与其处于房地产调控范围内有关,二线城市的二线房企。  北京一家软件公司,北京一家通信公司,相继被否。原因待查。据说后面一家与法人治理有关,重大人事变动,核心技术控制在股东手中,有未来以此控制上市公司来套现之嫌疑。

评分

参与人数 3金币 +6 +21 +5 +6 收起 理由
2012 + 10
zzlin105 + 5 + 5
投行人生 + 6 + 6 + 6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1 13: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斑竹

这些资料都很好,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1 15: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资料 赞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3 10: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赞了,楼主怎么能对这些案例了解得这么详细,好像你就是发审委的委员一样,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4 10: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赞了,楼主怎么能对这些案例了解得这么详细,好像你就是发审委的委员一样,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07-8-27 15: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handshake :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07-9-2 12: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资料,而且非常实用,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4-6-4 13:32 , Processed in 0.215807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