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楼主: dixonting

虚增存货的解决办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1 16: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eachhelp  企业不是虚开增值税,进项税正常,然后销售一直不开票,走老板的个人帐户造成的,一直不确认收入。你敢说那个企业不是这么干的。”
如果真正属于这种情况,偷税金额=1亿*17%=1700万,刑法规定,偷税10%以上且1万以上,就负刑事责任,偷税10万以上的,就必须实刑。
这样的情况还想IPO,建议还是关心牢底是否坐穿比较现实。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0 +20 收起 理由
COSCO + 2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6: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还是新设好点哦。倒不是7楼方法不可行,而是比重太大,风险太高 摆平税务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涉及国税和地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6: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存货计提准备,属于企业自主决策范围,税务上并不认可。
比如,企业财务利润100万,当年计提存货减值准备50万。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只要按150万利润计算所得税就可以。
这个50万是如何计提的,只是股东关心,税务局根本没有兴趣。

评分

参与人数 1 +20 收起 理由
COSCO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6: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下楼主,该公司是虚存货虚负债 还是虚存货虚利润??如果是前者则简单 付钱 再买 中间有个销项税 如果是后者 实在有点不明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尚福林 于 2011-11-21 17:02 编辑

这是虚增存货,还是少计收入?本质上不是老板个人把应属于企业的收入放进了自己的腰包么?同时企业没有结转成本。


会计差错调整,应该是补提收入,同时配比原则将存货记入各期成本。是这样理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1-11-21 17: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企业也敢接,一旦接了就是一个无底洞。基本上企业的财务推倒重来,这么大的窟窿谁去补?PE还是大股东。避而远之为上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2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bigestfox 发表于 2011-11-21 16:35
“eachhelp  企业不是虚开增值税,进项税正常,然后销售一直不开票,走老板的个人帐户造成的,一直不确认收 ...

联想的老板都说了 不偷税 能长大么 我没见过不偷税的企业,政府和税务也知道,一般都让大家偷一点,只要你交税,同时能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只要不太过分偷税,没有举报,税务局不会来查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22: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dixonting 发表于 2011-11-20 08:47
公司总资产2个多亿,收入1个多亿,当年比较全部处理掉。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好的把这批存货在近1-2年 ...

据楼主所说,我初步判断是该客户前期隐藏了很多收入,收入未入账,货款直接被股东个人收走,但是生产过程却记录在在公司账上,为了保证报给税务局的财务数据中有一定的毛利(如长期无毛利的话,税务局会根据核定收入和行业利润率核定征税),在收入未入账的情况下,成本也没敢当期结转,继而导致账面的存货中有虚的存货。
1、站在中介机构的角度来说,为了更好地控制项目风险,建议新设主体;
2、如果客户不想新设主体的话,也得分产品类型:
(1)如果该公司的产品属于需要安装或验收的大型产品,个人建议可以利用这个安装或验收的时间周期,将之前销售的产品视同“发出商品”,尚未安装验收,待安装验收后,确认产品收入,同时结转成本,这种方法需要股东回吐之前所收的货款,也需要补税。(安装验收表可以重新修改时间)
(2)如果产品属于快消品,在总资产为2个亿的基础上消化1个亿的虚假存货基本上不可能,而且法律风险、税务风险极高。

评分

参与人数 2 +30 收起 理由
dixonting + 10
COSCO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1-11-21 22: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eachhelp 发表于 2011-11-20 11:23
不要动不动就新设主体 券商和律师最喜欢给企业出这样的馊主意 这个虚增的存货计提减值准备,同时让税务局认 ...

简直是放屁,1亿的存货,这么大数量的减值,要税务局认,我劝你还是别搞这个项目了,小心坐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00: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朋友讨论了下,觉得理论上可以分三步走:1,其中三千万直接结转到成本中去,当然当年利润会很难看;2,制造火灾事故,再毁损虚假存货3千万;3,通过股东把企业的钱弄出去,找一家关联贸易公司A把剩余的虚假存货开票买过来,资金先暂时回到企业。然后通过企业对另一家关联公司B的应付账款,把资金转到B,B找一家工程公司开票,做在建工程,这时资金转到工程公司,工程公司再把虚假存货从A买过来,最后A把钱还给股东再还给企业。
当然,这样做的成本很大

点评

简直就是犯罪啊……  发表于 2011-11-23 18:44
客观地讲,你们胆子越来越大了。虽然我也是投行新人,但是看到诸位这样,心里拔凉拔凉的。自作孽,不可活啊。  发表于 2011-11-22 00:43
回复 0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4-4-29 01:50 , Processed in 0.214521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