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3296|回复: 11

并购业务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到底在哪?徘徊在门口的应届生请大牛赐教!

  [复制链接]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2-4-19 18: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9月,普华永道的一则报告显示,中国受访机构对市场下一年的并购前景看好,并对未来一年的并购计划表示乐观。其中有超过75%来自中国的受访者表示,正在积极考虑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进行并购交易。

  但看似欣欣向荣的市场前景,并购交易中介方们的态度却令人费解。2011年,不少券商解散了其并购部门。目前,在具有保荐业务资格的70余家券商中,专门设立并购重组业务部门的券商已不足10家。唯有中金、中信、华泰联合、海通、宏源、国海等少数几家券商坚持在并购业务上布局。

------------------------------------------

以上是一条新闻,我很关心被解散的券商并购部门人员下家在哪?
为什么国外并购成为投行主要业务的时候,国内并购一直不温不火?
作为一个想入行的应届生,选择行业是关乎一生的大事,现有工业企业的并购部门机会,要全力一搏入行吗?
求赐教!
最佳答案
0 
发表于 2012-4-20 00: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zhere 于 2012-4-20 00:25 编辑

       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并购业务很关键的一个瓶颈在于内幕交易,你辛辛苦苦做好了方案备齐了材料,公司的人也拍着胸脯跟你说绝未泄密,但公告前夕妖娆的K线图深深的把他们出卖,于是交易所监控系统触发了,证监会华丽丽介入了,你大半年的辛苦也基本上泡汤了。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并购项目的收益相比IPO而言确实很微薄,遇到复杂项目,入不敷出。

点评

并购业务相对首发更显中介机构的水平,处理问题更复杂,其利益的体现相对于首发更复杂,但环境与制度建设决定当前是傻子投行的年代,制度暴利决定了真正的市场化投行业务是没有市场的  发表于 2012-4-25 12:48

评分

参与人数 2 +17 收起 理由
flyingnip + 15
xiaoliu100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0 08: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企业的并购的风生水起 中国监管层的思路 券商角色的定位都很关键 在目前很多都是国家和政府做媒人 同时又是国家审核监管的情况下 服务内容需要转变 而想到应该灵活转变的实在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佳答案
0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09: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几位高人!
工业企业接触的并购,很多都是非上市公司,如果仅论非上市公司的话,问题又出在哪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0 11: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下国内并购行业之所以牛拉车,主要是占企业总数的99%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控制权的理解与西方大不相同。国内目前基本还是首代创业,创业家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天下,不轻易拱手让人。虽然国家一直鼓励,政策各方面也较为配合,但还是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目前在国内真正专业PE(以并购为主营业务)的不超过10家,并购的对象基本还是圈定大国有企业转制,而专门哄抢项目,哄抬价格的伪PE满街都是。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COSCO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0 12: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上市公司的并购,症结在于换股并购程序复杂,证券监管部门把关超严。放宽对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的审批程序,那上市公司的并购将如获活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0 12: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制度和收费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0 12: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messi7 发表于 2012-4-20 09:26
多谢几位高人!
工业企业接触的并购,很多都是非上市公司,如果仅论非上市公司的话,问题又出在哪呢

非上市公司也一样 少了证监会 但还该涉及的政府部分、商务部、股权监管部门等都不能少 招拍挂可流于形式
我作为政府顾问接触的企业都是这样 我觉得不是谁的不对 而是要清楚券商的角色和服务很多时候不是必须的 这种情况下转变自己最为重要 用IPO的思路做重组并购 那是不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1 13: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并购的价值来源在哪里?IPO可以骗股民的钱。并购方面,企业的价值很难发掘,企业一直都不规范,并购监管也很少,买到的很可能是一个空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1 17: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到“价值”这个词非常重要,很多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往往都被高价格方式转移出去,很难看到并购的协同效应真正给股东带来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4-6-1 18:43 , Processed in 0.254744 second(s), 4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