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5-10 21: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kchzorlite 于 2012-5-10 22:13 编辑
20X7年1月1日 A 公司原取得B 公司30%的股权,其账面余额为3000 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取得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90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20X8年1月1日,继续增持30%股权,价款为3300万元,该日B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0000万元,20×9 年1月1 日,A 公司将其持有的对B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的1/3 出售给某企业,出售取得价款3600 万元,当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6000 万元。B 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元,2008年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假定B 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除所实现净损益外,B 公司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本例中A 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在出售20%的股权后,A 公司对B 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中派有代表,但不能对B 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对B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由成本法改为按照权益法核算。
请问A持有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2008年1月1日(投资后)、2008年12月31日、2009年1月1日(减持后)的账面价值。
我的解答:
1)2007.1.1
长投账面价值:3000万元
2)20071231
3000+800*30%=3240万元
3)20080101
A个别报表:3240+3300=6540万元;
A合并报表:3000+3300=6300万元。差额24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借方)。
4)20081231
A个别报表:6540万元;
A合并报表:6300+1800=8100万元。
5)20090101
A个别报表:追溯调整为权益法:权益法调整的投资账面价值(3000+3300)*40%+累计投资收益3000*40%=3720万元(这个地方有点纠结,追朔调整时原投资日应该按照控制权取得日吧)。个别报表确认投资收益:3600-6540/3=1420万元;
A合并报表:16000*40%=6400万元,合并报表确认投资收益:6400+3600-8100=1900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