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投行业服务、产品的撮合及交易! “投行先锋客户端” - 投行求职
      “项目”撮合 - 投行招聘

投行先锋VIP会员的开通及说明。 无限下载,轻松学习,共建论坛. 购买VIP会员 - 下载数量和升级

“投行先锋论坛会员必知和报到帖” 帮助您学习网站的规则和使用方法。 删帖密码积分先锋币评分

查看: 146|回复: 0

国盛证券--银行业风险分类新规:新增压力有限,做实资产质量,利于估值中枢提升【行业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8 11: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事件:4月30日,银保监会在2007年原《贷款风险指引》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的风险分类制度与要求,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
            
                    《风险分类新规》的关键要求在于:
            
                    1)明确了进行风险分类的资产范围。包括贷款、投资类资产、同业资产以及承担信用风险的表外项目,其中资管产品(非标)需穿透至底层资产;
            
                    2)逾期天数与风险分类直接挂钩。A.逾期资产全部纳入关注类或不良;B.逾期90天以上资产纳入不良;C.逾期270天以上纳入可疑类或损失类;D.逾期360天以上纳入损失类;
            
                    3)重组资产分类更灵活。主要是不再强制要求重组资产必须纳入不良,但至少需分类至关注类(重组前为不良的仍需分类至不良);
            
                    4)强调以债务人为中心的分类理念。同一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债务中逾期90天以上债务已经超过5%的,各银行均应将其债务归为不良。
            
                    实际上18年以来,IFRS9准则切换+监管引导下,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早已提前做出调整,《风险分类新规》带来新增压力有限。
            
                    1)监管引导银行贷款分类已经足够“扎实”。从18年报看(见图表一):A.大多数上市银行已将逾期贷款纳入不良+关注类,且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无新增调整压力;
            
                    B.上市银行整体逾期1年以上贷款相比损失类贷款存在合计约2500亿的缺口,但仅仅是从次级、可疑类转入损失类,转移过程不额外增加不良贷款。此外,由于计提比例要求上,损失类(100%)要高于次级(25%)与可疑(50%),因此大部分银行仍需针对这一类贷款多提拨备,或短期影响利润,但中长期看拨备覆盖率提升,实则进一步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2)IFRS9准则切换:资产全覆盖、风险挂钩逾期、一次性加大拨备计提。
            
                    A.IFRS9准则下,从贷款、投资类资产、同业资产到表外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等,全部采用预期损失法,计提减值准备;
            
                    B.金融工具若逾期30天,大多需认定为“风险显著增加”,在原来计提“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扩充至计提“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
            
                    截止2019Q1所有上市银行已完成IFRS9准则切换,且均一次性加大计提了拨备水平,从披露数据最全的18年已完成IFRS9准则切换的上市银行来看,一次性多提拨备约3000亿,带动拨备池增厚约14.45%(见图表二)。
            
                    3)非标早已开始“穿透式”风险管理。早在13年的8号文,监管明确要求“银行需比对自营贷款,对非标进行投后风险管理”;14年127号文再强调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根据基础资产,准确计量风险并计提相应资本与拨备;此后监管层进行多次排查非标计提情况1,目前大多数银行“泛资管”产品的计提已相对较为审慎。简单测算,上市银行整体“泛资管产品”的拨备计提比例在2.7%,相当于其其拨贷比的一半以上(见图表三)。由于“泛资管产品”的底层资产中大部分仍为标准化债券,整体风险实际低于贷款,这一计提比例已相对较为审慎。
            
                    新规出台促进银行进一步做实资产质量,利于估值中枢的抬升。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新规出台本身仅涉及“不良认定标准”,本质是让报表更准确地反映银行的“真实资产质量”,并不影响银行实际的风险水平与潜在不良压力(这与银行自身风控能力、企业实际偿付能力以及宏观经济情况相关)。银行加大“不良认定标准”实际是做实了资产质量,有效减轻市场对银行背后“隐藏不良风险”的担忧,有利于其估值中枢的抬升。
            
                    投资建议:新规出台对上市银行新增调整压力有限,且促进银行进一步做实资产质量,有利于估值中枢的抬升。考虑:1)近期PMI、社融等指标出现企稳迹象,宏观经济预期有所改善;2)行业年报、一季报业绩稳步改善;3)板块估值水平仅0.84x,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安全边际较足。我们继续看好Q2银行板块的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加速下滑,金融政策的超预期变化,投资风格转向。
d9067542-f07e-46d2-b580-172f6a0221e5.pd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法律及免责声明|服务协议及隐私条款|手机版|投行先锋 ( 陕ICP备16011893号-1 )

GMT+8, 2025-10-1 00:10 , Processed in 0.297172 second(s), 5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