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电子烟领域加速整治,行业趋于规范。目前蒸汽型电子烟仍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这也引发“315”对行业乱象的曝光(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宣传不规范等)。受此影响,我们判断后续电子烟行业有望加速进入规范期,此前尚未明确的包括行业监管由谁来主导、行业标准如何界定、行业如何征税等问题或逐步落实。目前,行业管控逐步增强,主要表现在:1)电子烟和传统烟草监管趋同:如深圳、香港等,将电子烟列入和传统烟同等级别监管;2)相关标准将陆续推出:目前《电子烟》、《电子烟液烟碱、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的国标正在制定中,根据项目周期,预计或在年内发布;3)中烟强化对烟叶边角废料的管控:烟叶边角废料作为尼古丁主要原材料(尼古丁是烟油的核心成份),中烟正逐步强化对电子烟行业的管控力度。
参考海外JUUL发展史,电子烟监管强化驱动行业整合。JUUL作为美国最大的蒸汽烟品牌,PAXLabs于2015年6月推出,除了自身优势(如口感、外观、营销策略等)外,FDA对电子烟管控对JUUL的行业整合进程起重要推动作用:2016年5月,FDA宣布将电子烟纳入传统烟草监管体系,要求之前上市的电子烟产品重新申请许可,并禁止新产品发售;受此影响,大量中小电子烟企业加速退出,JUUL的市场份额从2016年不足10%升至2018年超过70%(详见深度报告:析海外鉴中国,新型烟草破局可期)。当前时点,行业呈现弱监管、高盈利和低壁垒的特点,在资本驱动下,行业充斥大量中小品牌,对国内烟草秩序和税收造成一定扰动,我们判断,伴随中烟主导的行业规范逐步形成,中烟系电子烟产品将在该领域取得更强话语权。
电子烟市场规范性提升,民营烟草产业链龙头获业务延伸机会。本轮电子烟整治核心是对不规范产能的供给侧改革,伴随标准、法规落地,无资质的电子烟企业料加速退出。
考虑电子烟作为含尼古丁产品,中烟有望主导该领域发展,并带来烟草供应链企业的业务延伸机会。目前,烟草产业链公司(如劲嘉)的电子烟国内业务主要协同中烟共同研发、打样相关产品,无论未来电子烟运营模式如何演变,具备技术、客户积累的烟草产业链企业将率先受益,重点推荐劲嘉股份及其他烟草产业链龙头。
8d0eec4b-9004-44ae-b050-952a9d4d0525.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