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先临三维系国内3D打印领域龙头企业,拥有“从3D数字化数据设计到3D打印直接制造”的软硬件一体化完整技术链。(1)股权结构较为稳定,截至发行前公司总股本为3.12亿股,实控人合计持股33.97%。(2)营收稳步增长,2014-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由1.15亿元增至4.01亿元,CAGR为36.65%;盈利能力提升,2014-2018年公司毛利率由34.13%增至52.21%,4年间提升18.08个百分点。19Q1业绩上扬,营收、利润分别增长51.51%、7.18%。(3)业务拓展顺畅。2016-2018年主力产品3D数字化系统与3D打印系统营收由1.81亿元增长至2.66亿元,CAGR达21.22%,占比提升8.73pct至66.56%;海外业务发展亮眼,2016-18年境外收入由0.55亿元增至1.34亿元,CAGR达56.09%,产品主要销往欧美等发达市场。
增材制造引领智能发展,3D数字化、3D打印市场前景广阔。(1)增材制造产业链引领制造新跨越。增材制造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创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带动技术领域不断拓宽。(2)全球与国内市场规模稳步增长,3D打印市场增长迅速。全球3D打印市场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五年以年均复合增长24.5%的速度于2023年达到273.02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人民币。(3)产品应用领域广泛,为下游行业提供高端精准制造。3D数字化应用于汽车、医疗、航空航天与军工、能源等领域,3D打印均衡分布应用于工业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4)欧美企业在3D打印行业市场领先,中国处于产业化初始阶段。
核心驱动:(1)研发驱动:研发创新体系完备,产业化扩展运用场景。公司重视自主创新,具备极强的研发能力;公司具备完善的研发体系框架和研发机构设置,坚持模式创新驱动,培养独特竞争优势。(2)技术驱动:技术先进知识产权丰硕,产业化扩展运用场景。拥有多项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坚持最终产品在高端制造等领域布局,扩大应用场景,实现产业化应用。(3)产品驱动:3D数字化、3D打印两支柱,产品创新矩阵丰富。公司掌握领先的核心技术,产品围绕3D数字化与3D打印,产品矩阵扩充利于挖掘潜在市场,涉足高端制造、精准医疗、定制消费和启智教育领域。(4)渠道驱动:直销经销开拓并举,国内国外共同发力。2018年直销收入占总收入的74.37%,经销收入增长迅速。公司营业收入系全球第九、国内第一,海外市场快速扩展,2016-2018年公司境外收入CAGR达57.01%,占收入比重从17.43%增长至33.58%。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9-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70、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18%、40.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8、0.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60%、89.88%,因公司尚未上市,暂不给予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产业化不及预期;境外市场与政策不利变动;商誉大幅减值等。
723d9302-ffb8-471f-b7e2-d76eab3701ce.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