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由强转弱,但符合拉锯战特征
近5个交易日以来,上证指数见顶3048点后,逐级回落,周一展开快速下跌模式,3000点关口失守,并于周二快速逼近2900点,持续三周的弱反弹看似终结,市场大有打哪里来回哪里去的态势,但总体符合我们对于中期的判断--市场原本就是箱体波动,只是时而被动防御,时而主动防御而已。两市在波动中的成交量始终徘徊在3200亿到6200亿之间,这种成交量符合拉锯战的特征。
从结构看,农业板块和南北船成为两市硕果仅存之机会,通信、计算机、电子跌幅居前,核心品种也呈现略微松动之格局,北向资金流速减慢,茅台千元大关得而复失。整体市场由强转弱。
科创板是首要影响因素
从反弹和反弹结束的影响因素看,虽然有多重内外,短期和长期等诸多因素影响,但从因素的轻重缓急还是有主次之分。上周末(科创板)和前周末(G20之中美重启谈判)的落地是市场阶段性影响的首要因素。我们之前阐述过,在中美重启谈判之后,市场阶段性主要因素将让位于科创板开板因素。而本周一,随着周末科创板敲定开板交易时间,市场闻风而动,本来处于B浪反弹进程中,就有些力不能支,叠加最为实质的密集发行周和7月22日的开板交易,市场风险偏好急速回落。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的条件基本具备,将于7月22日举行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仪式,首批上市公司共25家,首批25家上市企业拟融资超310亿,其中有一家大盘股中国通号预计融资105亿。市场此前对于科创板都有预期推出,但这个时间点可能令市场有点意外,市场预期在7月底和8月初比较多,一旦超预期的提前推出,对市场就是一个意外的影响。
本周科创板集中申购,加上主板有多达22家新股集中发行,影响市场投资者行为,对资金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比如仓重者中签后可能需要卖掉老股缴纳新股中签款,一些重仓者可能需要调仓换股到科创板淘金,新股IPO密集就显性影响市场人气,一旦叠加其他利空因素影响出现比较多的抛售,股指下行压力也就出来,多方立时后撤,股价跌幅就会较大。
当然站在更高的角度看,科创板登录必须平稳,从必要性看,此前的创业板和中小板等均是首批打包发行登录,尤其是创业板开设初期,是28家企业集团性登录,所以,22家新股申购主要是前面几批科创板新股需要遏制过度投机,但也不可避免的凸显市场IPO压力,对市场形成客观的冲击力。
此外,目前IPO堰塞湖再度高悬,达到500家左右,下半年不管是科创板还是主板,IPO压力对市场的扰动都是客观存在的,但预计后续发行上市节奏会考虑市场总体的承受力度而执行,本次科创板的打包发行不会是IPO节奏的常态。
经济面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体看,后续来自资本市场主要焦点聚焦于科创板,开板之前主板的虚势迎新,22日开板和开板后一个阶段,总体平稳,避免大起大落,并尽量减少对其他主板市场的冲击将是交易所开板初期的重要目标。其次,从核心的中长期因素看,还是落定在经济基本面,从目前观测的数据看,经济整体状况和管理层的逆周期调控仍在不断平衡和对冲之中,盈利下行周期,市场缺乏上行的核心动力,而可持续的反弹必须源于经济明确企稳的信号,目前并不具备。此外,来自部分问题企业(康德新、新城控股、某上市公司女董事长被刑拘等)的爆炸性信息的影响也对市场构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再试“工具箱”区域大概率有惊无险
近期市场的快速回落再度逼近5月份的低位区域(上证综合指数2830点-2900点),回顾当时资本市场也是面临内外交困之压力,本次在外部压力略缓以及科创板即将正式登陆背景之下,我们可以再度尝试当时管理层在此区域的“工具箱”之表态。预计,该区域将再度受到考验,但多方依然会精心防御。所以,出现失控性下跌的概率不大。从操作策略看,短期对于科创板对标品种可尝试博弈;中期熬过这个阶段,并择机在低迷时机布局中报预期差较大的优质品种;长期对于国企改革进程保持密切跟踪和关注。
2d02e484-be1a-472b-ad20-3cb432e90bc0.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