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中美两国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得益于中国较好的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产业底蕴以及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发展迅猛。目前,中美在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专利数量、论文数量以及人才数量上并驾齐驱,成为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两大动力来源。
多角度对比中美人工智能投资看规模,中国人工智能投资额已超过美国。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额从 2013年的 37.8亿元增长到 2018年的 109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96.8%,而美国 2018年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额为 93.3亿美元。
看轮次,中国人工智能投资更偏早期。 从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的轮次分布来看,中国有 70%以上的投资处于 A 轮及 A 轮以前,而美国这一数据为65%左右,且美国投资轮次后移的趋势更加明显, 体现美国人工智能发展更早,行业更为成熟。
看投向,中国重应用层,美国重基础层。 美国在人工智能九大领域中累计投资额排名前三的为:芯片/处理器、 机器学习应用和自然语言处理; 中国累计投资额排名前三的为:计算机视觉与图像、 自然语言处理和自动驾驶/辅助驾驶。中美两国在人工智投资上最主要的差异体现在人工智能芯片和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这两个赛道上。前者美国遥遥领先中国,后者中国领先美国。
综合上述多个维度的中美对比,我们认为: 1、在规模上,中国人工智能投资额未来几年将进入调整期。判断依据是: 1)中国人工智能投资额与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不匹配。 2)投资机构趋于理性; 3) 2019年上半年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额低于去年同期。 2、在轮次上,随着行业发展,中国人工智能投资轮次将继续后移,优质企业逐渐显现,平均单笔投资额上升。
我们选取中美差异最大的两大细分赛道,AI 芯片和计算机视觉进行深入分析。
人工智能带来新机会,中国有望从 AI 芯片突围我们认为,中美在 AI 芯片领域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1)美国芯片起步早,人才丰富; 2)美国芯片产业布局完整; 3)美国芯片和互联网巨头众多,为资本退出提供更多选择。
AI 芯片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会,中国可以有所作为: 1) AI 芯片处于发展早期, 中美技术差距较小, 竞争格局未定。目前在云端 AI 芯片上英伟达一家独大,市场期待有新的解决方案; 2)在边缘 AI 芯片领域,中国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3)芯片自主可控呼声高涨,政策为芯片产业保驾护航。
深入落地,计算机视觉仍有广阔的应用场景计算机视觉是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最大组成部分, 2017年占比约为37%。 中美在该领域的投资差异主要是由于: 1)安防的巨大需求拉动计算机视觉在中国快速落地; 2)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先,在数据方面占有优势;
3)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更高。
与美国相比,我国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仍有待拓宽。目前,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仍主要集中在安防影像分析。我们认为,政府端安防市场只是计算机视觉行业的起点,但终点在于更为广泛的 B 端市场。如果企业能深入挖掘市场需求,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相结合,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一领域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基于此,我们看好计算机视觉在新零售、医疗影像和工业制造的未来发展。
风险提示人工智能芯片研发不及预期; 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59fdbd67-6907-4714-81e4-554462719529.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