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 八家未盈利科创板申报企业情况一览: 收入、预计市值普遍高于已盈利企业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未盈利科创板申报企业集中分布于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行业。
四家属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两家属于生物医药行业。
研发投入较大是八家企业未实现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八家未盈利企业三年研发投入占比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 14.77%和 9.73%, 研发人数占比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35.91%和 37.21%。
从财务情况看,八家未盈利企业的收入体量大于科创板全体已受理企业的水平。
2018年营业收入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 15.57亿元和 10.10亿元,略高于全体科创板企业( 12.96亿元和 4.32亿元)。归母净利润平均值和中位数为-3.44亿元和-0.04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的平均值和中位数为-0.72亿元和-1.22亿元。
从预计估值情况看,八家未盈利企业预计发行后总市值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19.70和 97.68亿元,高于科创板全体已受理企业的水平。
? 八家未盈利科创板申报企业审核进度:
截至 2019年 7月 31日,八家未盈利的科创板企业中硅产业、先临三维和泽璟制药进度领先。 硅产业的审核进度最快, 从受理到完成第三轮问询答复共耗时 77天。 整体来看,未盈利企业的审核进度与同批次受理企业并无太大差异。
? 上交所对于未盈利企业的审核问答要点及案例分析:
根据《科创板 32条》,上交所重点关注未盈利企业在以下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
( 1) 原因分析: 结合行业特点分析并披露亏损成因;
( 2) 影响分析: 披露亏损对公司现金流、业务拓展、生产经营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
( 3)趋势分析: 披露未来是否可实现盈利的前瞻性信息,预测公司业务发展趋势并披露相关假设基础;
( 4)风险因素: 充分披露相关风险因素;
( 5)投资者保护措施及承诺: 披露依法落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规定等投资者保护措施及公司核心成员做出的承诺。
基于未盈利企业信息披露和问询答复情况, 我们得出上交所对于未盈利企业的重点关注问题,即“原因分析” 和“趋势分析”。
? 结合八家未盈利企业的审核、披露和问询答复情况,我们认为:
( 1) 拟申报科创板的尚未盈利企业应根据上交所公布的相关标准对自身是否具备盈利和持续经营能力做出审慎审视, 并按要求进行信息披露以提高审核效率。
( 2) 对于未盈利企业而言,专业的资本规划重要性凸显。首先,未盈利企业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更大,更需要结合对产业的理解,做好相应的业务规划,锚定目标。其二,详细的业务规划既能提高企业实现盈利的可能性,也能使企业的信息披露更充分、更合理。最后,未盈利企业的资本市场选择面临更多的约束,估值定价的难度也相应更高。专业的资本规划更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资本市场选择。
【风险提示】审核速度不及预期,企业质地不优
ea5c7ad4-6a40-4a5c-944e-bc7e6cac46da.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