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11月配置观点:利多弊少,谋势而动回顾:我们10 月观点是淡化风格,聚焦业绩,认为市场仍将围绕风险偏好做“结构”,维持窄幅震荡的格局,策略建议聚集三季报,高估值领域找具备强业绩支撑的标的,低估值领域找盈利能力逐渐筑底的标的。事后来看,10 月市场先是经历了外部摩擦缓和后的信心修复行情,但随后再度证伪了多头幻想,成交低迷显示存量博弈格局下,市场缺乏足够的向上弹性。整体来看,10 月市场主要呈现两个特征,一个是通胀预期,超预期的CPI 数据带动农林牧渔板块一枝独秀,另一个是年底保业绩的调仓行为,机构提高了金融地产等低估值领域的配置比例。我们10 月金股组合上涨2.30%,同期沪深300 指数上涨1.89%,中泰金股组合2017年2 月成立以来,累计组合收益69.54%,相对沪深300 的超额收益为54.82%,10 月金股组合中表现较好的是常熟银行(16.10%)、泰格医药(10.07%)、国电南瑞(7.33%)。
内外环境改善,外资入场提速。宏观层面,10 月核心聚焦在于利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名义利率普遍上行,中、美10 年期国债利率均上行了20BP 左右,背后的原因可能并不相同,但整体而言流动性的因素可能大于基本面的因素,而且对大类资产的影响结果是趋于一致的,9 月底以来主要资产对利率的相关性明显回升。对全球市场而言,更值得关注的是10 月美联储重启扩表操作,我们理解的主要原因是超额准备金低于均衡规模之后,导致美联储的利率机制失灵,美联储需要类QE 操作来维持合理的准备金水平,尽管这次扩表的起因和方式区别于传统量化宽松操作,但最终的指向都是弱美元的方向,中期的维度,沿着空美元的思路布局具备性价比,利好新兴市场权益资产,6 月以来,北上资金已经持续净流入超过1500 亿。短期而言,从昨晚美联储的降息表述(预防式而非衰退式)来看,一方面这属于对经济增速放缓的确认,另一方面,后续货币政策变化可能主要取决于未来全球经贸问题的演化情况,纵观今年美联储几次降息操作,每次降息预期落地之后美股都会步入一段调整期,这次可能也不例外,而对A 股的映射作用可能较为有限。11 月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第一,11 月7 日MSCI 指数会议,届时会将A 股纳入因子提升至20%,另一方面这次会议还将纳入部分中盘股,可以参考8 月中下旬的行情,配置盘增强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第二,中美经贸磋商按照原计划推进,11 月关税清单排除程序启动,外部环境有利于风险偏好回升,当然也需留意不确定性;第三,关注国内政策端的变化,诸如专项债额度提前发行,以及四季度政策密集释放可能带来的制度性利好等。整体而言,我们对11 月行情偏乐观对待。
估值分化延续,盈利趋向积极。从三季报数据来看,盈利端开始释放积极信号,近4 成非金融企业盈利增速同比改善,该比例较18 年底提升4%,环比也小幅提升,数据显示A 股盈利能力继续分化,但28 个一级行业中有15 个行业ROE 同比改善,这意味着多数行业盈利杀估值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一些盈利触底的行业已经开始凸显配置价值。估值层面,与我们10 月观点提到是一致,当前市场不同行业间的估值分化状态已经处在历史高位,这种极致分化局面的打破,往往依赖于大级别的上涨或下跌来完成,其背后的驱动力又往往衍生于宏观周期、制度层面的变化,我们认为在这种驱动力出现之前,市场可能还要经历较长的一段垃圾时间。估值极致分化,存量仓位集中的背景下,11 月配置思路上,建议围绕通胀预期和增量资金做调整,自上而下更看好消费和金融。主题层面,建议关注区块链、国企改革等。
风险提示:月度观点是基于对未来一个月的基本面和盈利情况做出判断,有其经济和政策前提,可能会存在经济和政策与我们预期不一致的情况。
2aad5d67-2640-4b3d-b7f3-7fccf843964c.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