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事件
1、近期维生素国内报价普遍上涨。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生物素2%、维生素K3、维生素E等价格较年前涨幅较大,其中,生物素2%涨超80%,逼近历史最高价330元/千克,维生素K3涨幅55%,维生素E涨幅32%,维生素A价格上涨6%。
2、3月1日,中国科学杂志社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成功创制非洲猪瘟疫苗。一头健康仔猪的原代细胞能制备出至少20万头份的疫苗,完全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
点评
近期生物素价格大幅上涨,利好相关生产企业。生物素是B族维生素之一,又称维生素B7、维生素H,是水溶性维生素,是代谢脂肪及蛋白质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维持正常成长、发育及健康必要的营养素。饲料占据生物素最主要的下游应用方向,占比接近80%;医药化妆品及食品饮料添加应用占比分别接近15%及5%。据博亚和讯统计,2018年生物素全球需求为230吨,国内需求量为40吨。目前全球生物素的需求几乎全部由中国厂商供应,仅有少量高端产品由国外厂商生产。新和成、圣达生物是生物素行业主要供应商,产量分别能够占市场的近三分之一。
受海外供应及国内复工影响,近期维生素E价格上涨。外媒报道称,受朗盛间甲酚供应影响,DSM瑞士工厂2020年1季度减产20-25%,不排除影响至二季度,帝斯曼是全球最大预混料生产企业,预计会增加全球维生素E的采购。
维生素K价格也有明显上涨。维生素K3主要用于人工养殖的水产动物和圈养的家禽类动物。据统计,2018年全球维生素K3产量约为7030吨,其中兄弟科技产量为2500吨,占到整个市场供应的35.56%,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K3供应商。维生素K3的生产需要用到重金属铬,环境污染严重,并且前些年产品价格维持在60元/千克的低位,导致行业集中度提升。兄弟科技维生素K3与铬鞣剂联产,减少了排污,降低了成本,拥有较大的技术优势。
维生素的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饲料,非洲猪瘟疫苗研制成功有望提升饲料需求,从而间接提升维生素需求。
相关标的
维生素相关标的有:兄弟科技、新和成、浙江医药、圣达生物等。
风险提示:因疫情影响企业开工不及预期风险、环保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652a477b-5eaf-4ce8-b41a-51ef326949f0.pd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